12年规模增长近9倍 公募产品持有人机构化趋势明显

新华财经2019年09月10日09:18分类:基金

新华财经北京9月10日电(记者 陆海晴)机构持有人已成为公募基金的主力军。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机构投资者持有非货币基金的市值占比已经超过64%。从2007年底至今,近12年的时间里,剔除货币基金后,个人投资者持有基金的市值不升反降,而机构投资者持有基金的市值却增加近3.5万亿元,增长近9倍。业内人士表示,这些年公募基金赚了很多钱,却没能留住老百姓的钱,未来公募基金有必要加强个人投资者教育,吸引并鼓励他们长期持有。

机构投资者喜好鲜明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剔除货币基金后,投资者持有基金市值合计59790.33亿元。其中个人投资者持有21511.05亿元,占比35.98%;机构投资者持有38279.28亿元,占比64.02%。

具体来看,机构投资者持有90.97%的债券基金、48.69%的股票基金、37.24%的货币基金、26.07%的混合基金。其中,机构投资者持有债券基金市值在2016年底超过1万亿元,且近3年来不断提升。截至今年上半年,机构投资者持有债基的市值已达2.85万亿元。

今年以来,不少爆款债基都有机构投资者的身影。以民生加银中债1—3年农发行债券指数基金为例,该基金首募规模为224亿元,但是认购户数只有243户,显示机构投资者成为持有人主力。

此外,机构投资者从2018开始持续加仓股票基金。截至2019年6月30日,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基金市值5022.96亿元,达到自公募基金成立以来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基金市值的最高点。机构投资者在“爱”上股票基金的同时,也在抛弃混合型基金。目前机构持有的混合型基金市值从2017年年中的9076.26亿元下降至4436.97亿元。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表示,机构投资者偏爱风格特征明确的股票基金,较少参与风格不清晰的混合基金,机构持有货币基金市值比较稳定,但个人投资者蜂拥买入货币基金,机构占比因此被稀释。“企业购买基金分红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是机构占比上升的重要推动力量。”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分析道。

公募基金“失去的12年”

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对公募基金的认可度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个人投资者持有的非货币基金市值在时隔近12年后终于再次回到2万亿元以上,但较2007年最高点依旧相差6214.57亿元。公募基金设立之初就是面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本质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不少业内人士反思道,这是公募基金行业“失去的12年”。

沪上某主打权益产品的基金公司副总经理分析道,在2008年到2018年的10年中,个人持有的非货币基金存量一直在1.5万亿元到1.9万亿元之间波动。这期间其实经历了多轮牛市,例如,2009年的市场大反弹,2014年至2015年的创业板大牛市等。“但是非货币基金规模并没有显著增长,说明投资者根本没有进场,大多数销售机构其实做的是存量博弈游戏。”这位人士表示。

在他看来,这与投资者投资体验不佳有很大关系。“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刚刚起步,资管新规以后,一些刚兑产品逐渐退出市场,净值化的基金产品的投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这需要基金公司推出优质的产品,基金销售商要做好引导工作。”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认为,公募基金有必要来一场彻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政策,吸引个人投资者的资金流入并长期持有。同时,公募基金要抓紧推进基金销售机构层面的改革,如围绕吸引长期资金这一主题,鼓励基金销售机构进行多种方式、多种形态的创新。(上海证券报)

编辑:丁晶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