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信用保护工具”助力实体融资 交易所金融创新剑指民企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5月09日21:15分类:财经导读

新华财经上海5月9日电(记者 杨溢仁)随着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加大,民企信用风险有所抬头,在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企的大背景下,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创新施为,以期通过“民企债券+信用衍生品”的方式,改善民企融资环境,于微观层面切实帮助民企提升融资效率、稳定融资成本。

记者日前获悉,截至4月末,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交所”)市场共创设信用保护合约30单,名义本金合计6亿元,有效支持14家实体企业债券融资117.4亿元。备案的核心交易商数量达到19家,其中包含了18家证券公司和1家信用增进机构。

金融创新常在路上

据业内人士介绍,交易所市场的信用保护工具,与我国银行间市场的信用违约互换,或者海外市场的信用违约掉期合约(CDS,credit default swap)比较类似,相当于对债权人所拥有债权的一种保险。

自2018年11月2日首单CDS试点以来,交易所信用保护工具市场发展迅速,具有的现实意义也很大。一方面,能够帮助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控股上市公司解决发债难的问题,提高交易所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为投资者提供信用风险的有效管理工具,通过多层次的产品来优化信用债市场的风险定价机制。

现阶段交易所在支持民企融资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记者粗略统计,从增量来看,2018年非金融类民营企业在上交所市场发行的公司债规模达到了1828亿元。

再就信用保护工具来看,从2018年11月2日试点以来,上交所市场共创设信用保护合约30单,名义本金合计6亿元,有效支持14家实体企业债券融资117.4亿元。业界普遍认为,交易所开展信用保护工具业务具有极大的优势。

首先,是参考实体信息披露优势。交易所具有相对完善的存续期管理制度、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其次,是券商参与主体优势。通常券商的净资本相对充足,且部分券商对信用保护工确有较大的实际需求。再者,是监管以及清算、结算安排优势。交易所方面拥有丰富的双边和基于中央对手方的清算经验,对于信用保护工具有较强的监管安排,包括信用保护凭证交易监控、信用事件后结算安排等。

上交所单笔规模最大CDS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上交所单笔规模最大的信用保护合约(CDS)落地。该笔信用保护合约规模为1亿元,由海通证券独家创设,与宜华集团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19宜华02”)相挂钩。

据悉,该笔信用保护合约有效撬动了宜华集团公司债券的发行,打消了部分投资者对民营企业财务风险较高、偿债能力较弱的质疑与顾虑,对提升投资者信心、改善企业融资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效用。

最终,“19宜华02”的全场认购倍数达到1.65倍,票面利率6.5%,远低于二级交易市场上宜华集团已发行债券的市场估值。

海通证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在管理层倡导“以市场化方式解决民企融资难题”的背景下,“债券+信用保护工具”的联动发行,不仅对减少企业与投资者信息不对称、提升市场信心、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具有较大的正面推动作用,对服务实体经济同样具有极大的实际意义。

接下来,海通证券将继续遵循国家有关部门指引精神,从产品设计、机制完善、业务创新等各个方面践行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民营小微企业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市场蓝海亟待拓展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记者了解,上交所一直致力于破解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积极拓宽民企融资渠道,进一步完善债券发行机制,力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期通过发行信用保护工具、民企扶贫债、民企绿色债券以及民企双创债券等创新融资工具,支持经营正常、面临暂时流动性紧张的民营企业合理债券融资需求。自2018起,上交所已累计发行15只216亿元民企纾困专项债。

“我们支持、鼓励券商发挥客户资源丰富、对发行人了解深入、风险识别能力较强等多方面的优势,希望其在支持民企融资的大背景下,积极参与信用保护工具创设等金融创新工作。”上交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未来,我们也将进一步完善债券发行机制,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发展,助力拓宽民企融资渠道。”

无疑,在信用风险违约事件依旧频繁现身的当下,推广信用保护工具适逢其时。展望后续,上述负责人表示:“2019年,我们将致力于进一步做好、做大信用保护产品,让其真正地发挥风险缓释功效,建设一个有韧性的高质量债券市场。”

编辑:张海钰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