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踏的新三板雷——公准股份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08月14日17:32分类:三板

8月8日晚间,ST公准(830916)的主办券商发布风险提示公告: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与公准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韩义文先生近期无法取得联系,也无法通过ST公准相关人员与其取得联系,华安证券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后续进展公告,注意投资风险。

这是一份标准的新三板挂牌公司实际控制人失联公告,笔者查阅公司的近期公告,发现实际控制人韩义文最近一次出现在公司公告中是6月24日审议2017年年报的董事会公告。

关于公准股份,应当是早期新三板的明星企业。

公司于2014年8月7日挂牌新三板,主要从事生猪屠宰及加工等生产经营业务。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该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48亿元、11.96亿元、13.93亿元以及5.9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3亿元、1.08亿元、1.14亿元和5044.22万元。2014年11月公司启动做市交易,坐拥6家做市商,当时与中海阳一起成为新三板市场做市商最多的两家公司。

2014年11月20日,公司发布新三板首例限价减持公告称:基于对公司发展的信心,包括大股东韩义文在内的10位股东承诺,自2014年11月21日起,6 个月内减持价格不低于20 元/股,12个月内减持价格不低于25 元/股,24个月内减持价格不低于35 元/股。上述股东合计持有公司95.4680%股份。在承诺期间,若上述公司股东违反减持承诺,将自愿把减持股份的全部所得上缴公司。

2015年3月16日,公司获得深交所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发行备案的通知书》,非公开发行面值不超过4亿元的中小企业私募债。2015年4月7日,公司做市市值一度超过24亿元。2016年1月,被媒体冠以新三板生鲜第一股的公司以15元/股价格向12名认购人发行股份,合计募资1.5亿元,除了韩义文等公司6名原股东之外,新进的六名投资者的认购金额为7050万元。2016年6月18日,公司成为新三板首批创新层企业。

2016年9月,公准股份改变了1.5亿元定增募资用途,掏了7500万元收购海都集团魏波手中的黑龙江省七合畜牧集团有限公司84.36%股权;还将剩余7500万元投给七合畜牧作为后续建设资金。主办券商华安证券及时提示风险称:七合畜牧尚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和房产所有权证,目前仍处于建设阶段,尚未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且标的公司未经审计。在券商提示风险后,2016年12月30日,七合畜牧将公准股份后续投资的7403.16万元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予以归还。但是公准股份对于七合畜牧折价公司似乎是情有独钟,2017年5月11日,七合畜牧与中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签订了《养猪场工程施工承包合同》,12日公准股份董事会通过了《养猪场承包合同》的议案,当天公准股份将7500万元募集资金又转账至七合畜牧。根据公准股份提供的合同文件,该合同工程预付款7500万元,七合畜牧已经于5月16日将7500万元支付给中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作为工程预付款。此后,公司在6月1日再次公告要变更募资用途,将1.5亿元定增募资全部用于七合畜牧的固定资产建设。

公司实际控制人韩义文也曾经是新三板的风云人物,据说其早期在香港注册了一个中国新三板企业协会的组织并出任协会主席,而且以此组建了N个群,其出任了第一个微信群的群主,其他群的群主也全是当时新三板活跃人士。笔者好像在2015年也曾经加入了其中一个群,也领过不少红包,后来因为群内有效交流越来越少,笔者就退出了。

对于公准股份,笔者在2017年之前只关注过,从来没有参与过交易,因为一直抱有谨慎之心。

2017年3月30日,至今还一直记得这个日子,一是因为当天下午我第一次受邀参加股转李明总主持的媒体调研会,二是一个电话改变了我的投资轨迹。当天中午我和朋友在金融街吃中饭,席间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说他是公准股份的董事长韩义文,通过一双方共同认识的朋友要到的我电话(此事过后一个多月,我曾经问过这位朋友,他说没有向对方推荐过我并给了他电话,反正也不得而知了)。对方说公司有原始股东想出3000万元的票,问我能不能帮忙接点票,对于这种贸然的电话和这么大金额的出货,我自然婉言拒绝了,但这通电话却吸引了我这个职业二级市场盯盘人对公司二级市场走势的强烈兴趣。

由于当时新三板还没有推出盘后协议转让交易,做市票所有的大额交易也只能在盘中直接交易。笔者发现,当天下午公司就开始了大额交易,而且随后的三个交易日中,公司交易急剧放量。这时的我突然决定想抄一次底,第一是因为我发现经过这四个交易日的交易,总共成交了6000万元左右,除去做市商的一倍撮合量,正好出完了3000万元的货;二是相对前期二级市场的价格中枢,股价折价率达到25%左右;三是根据之前经验,有投资人敢于接下3000万元,公司的股价应当会立即回归之前的价格中枢。于是我在4月6日下午共买入20万股均价在3.03元准备搏次短线,第二天7日是个周五,股价没有回归上去,10日周一当天我也有保本出局的机会。

但人算不如天算, 10日晚间主办券商华安证券突然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称公司原审计机构不再对公司进行审计,新的会计师事务所尚未聘请,公司可能无法按时披露年报,收购七合畜牧存在风险,且现场核查发现公准股份经营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当天晚间,一家新三板自媒体同步发了一篇公司的负面报道文章。11日,公司股票跳空以2.5元/股开盘,稍作抵抗就随即大幅度跳水,跌落至最低0.98元,一日成“仙股”,后收于1.49元。12日见反弹无力,笔者只好割肉,真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本想抄反弹不料反被割30万元韭菜,不过现在再回头看,应当庆幸割得早。

2017年6月22日,临近6月底摘牌时公准股份终于发出年报:2016年,公司实现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16.5%;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6.6%;年底货币资金6.68亿元,超过绝大部分新三板公司的年收入,仅在手现金就是当时公司市值的两倍。

2017年8月14日,异常的财报也引起了监管层的特别关注,全国股转向公司董事会及相关会计事务所下发《关于对公准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年报问询函》,其中要求公司说明:(1)2016年度从事生猪屠宰业务的屠宰总数、日均屠宰数量;产品价格的确定依据以及平均销售单价;(2)说明经销商的数量、前五大经销商销售金额以及销售区域;(3)公司人均实现收入418.5万元,人均实现净利润34.5万元,但人均年工资总额24567.6元,月均工资2047.3元。请结合企业当地的人均收入水平,说明薪酬的合理性;(4)请结合企业的采购与销售汇款周期,说明企业日常经营的占款金额;(5)计算月均货币资金账户余额;(6)对货币资金的投资政策,说明利息收入与货币资金的规模是否匹配;(7)公司是否制定分红政策,在账面资金运用效率较低、控股股东对外质押股票借款的情况下不进行现金分红的原因。

其中要求请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说明:(1)针对公准股份报告期内收入真实性进行的审计程序以及审计结论;(2)针对公准股份期末货币资金真实性进行的审计程序以及审计结论,银行对账单以及相关函证取得的结果。

2017年10月26日,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控人韩义文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017年11月3日,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晁烨、董事兼副总经理孙运国、董事韩义平、监事会主席吴秋辉、监事艾晶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017年11月16日,公司前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宫传忠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017年11月28日,公司董事霍志秋、监事高东升、前财务总监孙文华及现任财务总监胥丽荣被立案调查。

至此,公准股份及其所有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含离职)全部被立案调查,这在新三板应当也属首例了。

2018年6月29日,公司在最后关头披露了2017年年报,业绩大变脸的年报显示:2017年公准股份的营收只有1.2亿元,与2016年13.93亿元相比,缩水91.35%;2017年亏损1492万元,这是公司2012年有报表记录以来,首次出现亏损;年初账上现金6.68亿,年底账上只剩下65万元;年初未分配利润5.29亿元,年底变成了-1.58亿元。

2018年7月2日,因中喜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年报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转让被实施风险警示,公司证券简称将由“公准股份”变更为“ST公准”。

2018年7月31日,公司恢复交易,今天8月14日公司收盘价为0.13元,总市值仅为3000万元,但却还有近300名股东。

今日写此文,既是对自己失败操作的一个总结,也是对这个新三板黑天鹅的一个现身说法,让读者们从中吸取教训。

文章最后,笔者期待着证监会对公司及全部高管的立案调查能早日结束,将真相大白于天下。

免责声明:本网刊登专栏作家投稿,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