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市场一周回顾丨大批高科技企业聚集新三板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04月23日09:58分类:三板

中国新三板研究中心丨新三板市场一周回顾2018/4/16-2018/4/20

一、市场行情

截至4月20日,新三板成指收于1049.45点,本周下跌0.81%;新三板做市指数收于899.10点,本周下跌1.18%,新三板做市指数继续阴跌,无触底迹象。

01

数据来源:Choice,中国新三板研究中心整理

二、挂牌摘牌与转板

截至4月20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企业总数达到11486家,其中,做市转让1298家,集合竞价10188家;创新层挂牌企业1280家,基础层挂牌企业10206家;总股本6662.67亿股,流通股本3533.81亿股。根据Choice数据库统计,本周新三板市场共新增挂牌企业4家,新增总股本123089.80万股,新增流通股本65439.00万股。

本周新增挂牌企业

02

数据来源:Choice, 中国新三板研究中心整理

本周新三板摘牌企业50家,摘牌原因均为公司申请终止挂牌。

本周摘牌企业

03

数据来源:Choice, 中国新三板研究中心整理

本周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转板上市和1家新三板企业IPO过会。本周通过IPO审核的浙江芯能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33677.OC),公司股东多达396名,是近几年IPO过会股东最多的新三板挂牌公司。属于三类股东(资产管理计划、信托计划、契约型基金)的公司股东有2名,分别为深圳嘉石大岩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大岩坐标系私募投资基金、广州沐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沐恩资本富泽新三板私募投资基金一号。两只基金均为契约型基金,其中大岩基金持股1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243%,沐恩基金持股2.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068%。沐恩基金出资人为6名自然人。

新三板挂牌企业本周IPO进程

04

数据来源:证监会、Choice, 中国新三板研究中心整理

三、市场定增

本周共有20家公司发布定增预案,预计新增发股票共计20220.75万股,预计募集资金共计15.41亿元,其中融资规模最大的企业为中磁视讯(430609.OC),计划通过发行1807万股来募集32526万元资金。本周共有3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成功实施定增,发行股份22196.91万股,募资总额为12.55亿元。

05

数据来源:Choice,中国新三板研究中心整理

06

数据来源:Choice,中国新三板研究中心整理

四、市场交易

本周共有1440家挂牌公司完成交易,其中做市转让企业726家,集合竞价企业714家。从成交情况看,本周新三板市场共成交59963.85万股,成交金额214944.65万元。其中做市转让企业和集合竞价企业分别成交24229.02万股和35734.82万股;对应成交金额分别62884.85万元和152059.81万元。

本周新三板市场交易情况

07

数据来源:股转系统,中国新三板研究中心整理

08

数据来源:股转系统,中国新三板研究中心整理

五、市场并购

根据Choice数据统计,本周实施完成1起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案例,交易金额5400万元。融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以自有资金人民币3,900万元受让乾康金融43.33%的股权并以人民币1,500万元向其增资。本次交易完成后,融钰集团将合计持有乾康金融51.43%股权,乾康金融将成为融钰集团控股子公司。

09

数据来源:Choice,中国新三板研究中心整理

六、重大事件回顾

1. 刘平安:新三板摘牌制度亟须完善

据中国证券报消息,经过多年高速发展,2018年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可能迎来“负增长”时代,摘牌企业将多于挂牌企业。为规范企业摘牌行为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新三板需要常态化摘牌制度。

根据数据统计,2015年-2016年分别有13家和56家企业摘牌,而2017年企业摘牌大幅增加,达到708家。今年第一季度达到299家,去年同期只有53家,是去年同期的5.64倍。

在2016年的56家摘牌企业中,仅3家企业主动申请终止挂牌,占比5.4%。2017年的708家摘牌企业中,607家主动申请终止挂牌,占比约为86%。IPO事项及被上市公司合并的35家,占比约为5%。今年一季度摘牌的299家企业中,3家企业因IPO而摘牌,而主动申请终止挂牌的企业则有

296家,占比近99%。主动申请摘牌的企业大幅上升。按照目前的情况,今年摘牌突破1000家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企业摘牌数量激增,挂牌数量大幅下降,其深层次原因值得探究。

首先,差异化制度供给不及时可能是其中的基本原因。2016年6月分层管理制度推出以来,市场预期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很快将出台。但利好政策没有预期而至,市场信心受到打击。去年年底出台了三大“新政”,但实际效果不及预期。

其次,摘牌是成本收益权衡后的理性选择。近两年来,股转系统在大力发展市场的同时,把加强监管作为重中之重。在流动性不足的市场环境下,加强监管使挂牌公司增加成本,包括显性的财务成本及隐性的规范性成本。

第三,受IPO提速影响,2017年以来,众多新三板优质公司启动IPO计划。目前IPO门槛显著提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三板挂牌公司的IPO预期。

最后,主办券商成为推动企业摘牌的一个重要因素。在IPO大提速的背景下,多数主办券商调整公司经营策略,把资源和经营重点放到了IPO业务上,新三板业务性价比越来越低,众多主办券商大力缩编新三板业务团队,或合并到投行部门,或干脆砍掉新三板业务部门。所服务的挂牌公司要么转让给其他券商,要么劝其摘牌。

为规范挂牌公司的摘牌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推出市场化、常态化的摘牌制度势在必行。

新三板不管是企业挂牌,还是股票的发行和交易,以及自律性监管方面,其制度安排基本上遵循了市场化的基本原则。《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票终止挂牌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从2016年10月颁布到现在已经一年半,至今没有正式推向市场。摘牌制度是新三板市场化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与挂牌的市场准入制度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资本市场既要有市场化的准入制度,也应该有摘牌或退市制度。新三板经过五年高速发展,目前到了“提质增效”的发展阶段。建立市场化和常态化的摘牌制度,防止和杜绝劣币驱良币的行为,提高投资人的风险识别能力,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优化资源配置,是“提质增效”的重要制度安排之一。

同时,推出摘牌制度需要关注多个问题。

关于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问题。根据《征求意见稿》相关规定,不管是主动申请摘牌,或被强制摘牌,都需要对异议股东的诉求及保护措施做出相关安排,或者设立专门基金,对股东进行补偿,并要求挂牌公司进行相关信息披露。不过,本部分内容只是提出了问题,并没有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具体措施。如果挂牌公司摘牌申请过程中,出现实际控制人利用大股东地位做出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相关安排,或者出现小股东对大股东漫天要价,致使异议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能够迅速达成一致的利益安排将如何处理?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和界限是什么?具体的操作措施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建议在摘牌中试行集体诉讼制度。《证券法》原则上是针对“上市公众公司”的监管,对“非上市公众公司”的监管目前只是由《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的行政监管措施监管,力度相对较弱。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应上升到法律层面。为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建议在行政监管层面,增加在新三板试行集体诉讼制度的相关安排。新三板挂牌公司股东人数较少,且多为机构投资者,操作起来相对容易。从必要性、可行性或操作的难易程度来看,新三板可能是中国资本市场推行集体诉讼制度最合适的地方。挂牌公司申请摘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情形,中小股东可以拿起这一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为新三板推出市场化、常态化的摘牌制度提供相应的试错实践。

需给予摘牌公司一定的申诉权利。虽然《征求意见稿》规定了强制摘牌程序,但相关内容实为强制摘牌的流程,并未给予摘牌公司一定的申诉权利。为保护被强制摘牌公司的合法权益,股转系统应设置相应的机构或层层递进的机制给予这些挂牌公司一定的申诉权利。纳斯达克的经验值得借鉴。其具体操作步骤为:首先,其上市资格审查部负责第一次判定企业是否满足上市标准,并指出标的公司不符合上市条件的原因,发布退市决定和进行公开谴责。其次,规定标的企业收到退市决定书之后的规定期限内(180天),对不符合上市条件的事项提交整改计划并进行相应整改。第三,若整改后经判定仍未达标,则标的企业可以选择向纳斯达克听证委员会上诉,否则立即将该股票停牌。第四,如果上市公司对听证委员会的决定表示不服,可以继续向纳斯达克上市和听证审查委员会提起上诉。该委员会负责审查听证委员会的决定,并进行复议。第五,如果上市公司对复议依然不满意,可以选择上诉到纳斯达克董事会以获得是否退市的最终决定。

2.扶持新经济企业时不我待新三板改革亟待加速

据上海证券报消息,本月初,美国特朗普政府抛出了价值500亿美元的对中国加征关税建议清单。该产品清单涵盖1300个单独关税项目,与“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新兴和高科技产业一致,包括航空航天、信息和通讯技术、机械、能源、智能汽车、药物医疗等行业。

近年来,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不俗成绩。中美贸易摩擦是表象,背后的实质是美国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遏制。新三板聚集了大批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如果没有资本平台的支持,其发展是不可想象的。一个更加完备的新三板市场,承载起哺育国内创新、创业型高新技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任,这一需求显得愈发迫在眉睫。

大批高科技企业聚集新三板

据统计,截至2017年8月中旬,已挂牌新三板的11000多家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到65%。此次美国对中国征收报复性关税建议清单涉及十大重点行业,新三板挂牌企业多有涉及。比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板块共有1766家挂牌企业,其中半导体和设备领域有111家,不乏纳晶科技、凯世通、司南导航等一批国内前沿技术开发的企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板块有524家挂牌企业,如生物医药板块的龙头企业合全药业等。

纵观整个国内资本市场,以中小规模为主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和制造公司很多在新三板挂牌。据统计,已有49家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公司登陆新三板,其中36家公司挂牌后融资额已超过15亿元。东芯通信的创始技术团队来自美国硅谷,是上市公司全志科技的控股子公司,拥有26项研发专利。在基带芯片设计研发方面的连续投入,导致东芯通信业绩连年亏损,去年亏损额增至5100万元。东芯通信挂牌新三板后已融资近2亿元。

在航空航天材料领域,西部超导创立之初是为了解决中国大飞机用关键航空材料铝合金、核电用关键铪锆材料和医疗用超导材料的国产化。经过几代人奋斗,这些材料已经大规模生产,有的国外供应商已经退出中国市场。挂牌新三板以来,西部超导融资近10亿元投入研发,目前还在研发很多拟替代进口的新材料,一旦技术和市场成熟,将推向市场。

司南导航是北斗导航用高精度芯片的生产者。由于极高的技术门槛,中国导航用高精度板卡完全依赖从海外进口。司南导航通过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成为国内首家完全自主掌握高精度GNSS模块核心技术并成功实现规模化市场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正在加速研发下一代高精度系统级SoC芯片。

改革,为了更好地扶持新经济

贸易摩擦是经济体之间竞争的直接表现。未来,谁能更好地拥抱新经济,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一个承载哺育国内创新、创业型高技术企业健康发展,投融资功能更完备、市场机制更具活力的新三板市场,在此时显得更加重要,其改革也愈发迫切。

年初,全国股转系统总经理李明在上海证券报举办的论坛上曾表示,2018年新三板将着重推进四方面工作,其中推进市场精细化分层,研究发行制度改革,丰富市场产品和服务,以及推进对外开放与合作,提高新三板的国际能见度,探索与境外交易所的互联互通两个方面尤为引人关注。在论坛上,李明透露,下一步新三板将加大对暂未盈利创新企业的覆盖和支持,更加积极主动地对接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新经济业态。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各界代表委员也为新三板深化制度改革建言献策。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范小云提出,应在新三板增设“精选层”,允许企业公开发行,同时在精选层适当降低投资者门槛,让更多交易型投资者进场,并实施连续竞价交易制度。

赛莱拉董事长陈海佳建议,应在新三板试点差异化表决机制。陈海佳认为,国内很多新经济企业赴境外上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境外资本市场能够支持带有差异化表决机制的企业上市,即创始人持有超级表决权股,每股表决权相当于普通股表决权的多倍。这一安排既可保障控制权不被稀释,又可以使企业获得大量融资。

据悉,“新三板+H”的推进终于有明确的时间表。届时,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将实现在新三板和港交所两地同时挂牌上市。

核心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只有自力更生。作为聚集数千家新经济企业的新三板市场更须担当大任,突破藩篱,锐意改革,为这些在尖端领域自主创新的中小企业打造更好的资本市场舞台。

3.审核趋严  新三板企业纷纷撤回IPO申请

据信息时报消息,上周,新三板企业鸿辉光通、前程股份双双发布公告,称已收到证监会的终止审查通知书。信息时报记者发现,近期新三板企业IPO终止审查频现,今年以来已有20多家新三板企业在IPO进程中止步,其中多数为企业主动撤回IPO申请。分析人士认为,监管严格是新三板企业撤回IPO申请的主要原因,而在IPO遭遇困难的情况下,预计今年新三板并购案将会增多。

新三板企业拟IPO“降温”

2018年初以来,新三板拟IPO企业中出现了一股“撤退潮”。据股转系统公告及Wind资讯显示,截至目前已有23家新三板企业在IPO进程中止步,其中19家为终止审查,4家为中止审查。其中仅3月份宣布撤回申请的新三板企业就多达17家,而去年全年总共才18家。

“大部分新三板公司撤回材料终止审查的主要原因是业绩下滑。”中银国际分析师田世欣认为,主要是2月下旬及之后监管层不断加强监管,包括2月23日证监会提出企业在IPO被否决后至少应运行三年才可筹划重组上市。“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因为担心利润不够或被现场核查而主动撤回申报材料。”

记者梳理发现,近期终止IPO的新三板企业中,不少都存在业绩不佳、下滑等问题。如阳光中科近三年净利润累计为9458万元;上海凯鑫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合计仅为4300多万元;和力辰光2017年上半年因遭遇业绩大滑坡,营收2813.17万元,同比下滑62.75%,净利润亏损3390.76万元。据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2015年、2016年更正后的净利润数据为3361.11万元、3711.49万元。

南山资本合伙人周运南认为,今年2月下旬,证监会明确指出了IPO被否企业三年内不允许借壳以及在被并购时重点核查,以及3月下旬流传出来的最新IPO窗口指导标准“最近三年扣非后净利润不低于1亿,主板当年不低于8000万元,中小创板当年不低于5000万元”,这是近期新三板“IPO撤回潮”拟摘牌企业最主要的原因。

另外,在新增上市辅导的挂牌公司数量方面,据Wind数据统计,过去两年新三板挂牌企业IPO热情高涨,2016年有223家公司宣布进入上市辅导,2017年则达到了363家。但今年以来,企业上市辅导数量有所下降。截至上周,今年有25家企业开启上市辅导,而去年同期则达到了75家,同比减少了66.7%。

IPO企业主动撤回不少

记者查阅公告发现,在这些终止IPO申请的新三板挂牌企业中,主动申请撤回文件的情况居多。据公告显示,2月份以来就有超过5家企业主动申请撤回,其中包括阳光中科、上海凯鑫等。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IPO项目审核标准提高、监管趋严,很多计划IPO的新三板企业都害怕现场检查不过关,所以选择撤回申请。

今年1月12日,证监会明确了新三板挂牌企业申请IPO时存在三类股东的监管政策,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三类股东不得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第一大股东;二是要求已经纳入金融监管部门有效监管;三是做穿透式披露;四是对存续期作出合理安排以符合现行锁定期和减持规则。

记者梳理发现,之前就有新三板企业因存在契约型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计划、信托计划等“三类股东”,使得IPO未能顺利过会,如博拉网络、德邦工程等。“目前已有超过100家新三板拟IPO公司含有‘三类股东’。其中,87家处于上市辅导期,另有20家已经申报IPO。”东北证券总监付立春在研报中指出,除了好业绩以外,“三类股东”的穿透核查仍是难点。如果公司没解决好“三类股东”问题,IPO申请被驳回是大概率事件。

“个人认为当前涌现的新三板‘IPO撤回潮’,实际就是2015年下半年至2017年期间新三板企业IPO大跃进留下的后遗症,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当时众多新三板企业对IPO上市机会盲目乐观、对上市困难准备不足等综合原因造成的。”周运南这样表示。

被并购或是终止IPO的唯一出路

新三板智库并购报告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新三板并购市场活跃依旧,新三板重大资产重组并购交易共69起,高于2017年同期的62起;总交易额为162.66亿元,也高于2017年同期的109.3亿。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新三板公司被并购的交易数量为54起,其中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公司有8起,非公众企业及个人并购新三板交易有46起,还有15起为新三板公司发起并购。

在上述69起并购中,有63起属于产业并购,占比达91.30%,相比2017年第四季度的65.04%有明显上升。 新三板智库并购报告指出,2018年以来,IPO审核越来越严,盈利可持续性可能已成为拟上市企业面前的巨大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拟上市的新三板企业纷纷终止IPO,可能成为新三板被并购企业的一员。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IPO排队企业数量已回落到400家以下,比今年年初少了100多家。

“新三板公司作为并购标的,优势主要在于信息披露公开,收购方比较容易寻找和对接,且对接后获取企业的业务和财务信息更方便,有利于筛选和决策。”国盛证券分析认为,近期IPO审核更加严格,将对新三板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是转板趋冷,有转板预期的新三板企业,可能会放弃IPO,继续在新三板市场发展;二是对于部分终止IPO的新三板企业,可能会选择被并购,因此预计今年并购案会增加。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文内容和图表为中国新三板研究中心提供并授权中国金融信息网发布,中国新三板研究中心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具权威的新三板信息服务提供商。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