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质量研究报告(2018)》发布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04月21日16:57分类:市场动态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记者李亭)4月21日,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财金研究所、澳大利亚资本市场合作研究中心联合成立的南开大学“中国市场质量研究中心”正式揭牌,并发布了其最新研究成果《中国股票市场质量研究报告(2018)》。报告认为,我国股票市场质量呈现明显的改善趋势,但股票市场质量各维度的改善程度并不均衡。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财金研究所所长李志辉介绍,综合学术界和监管部门对股票市场质量的界定,报告从股票市场系统整体的角度,构建了一个包括市场效率、市场公正以及系统性风险三个维度,29个微观度量指标在内的股票市场质量体系。 

其中,市场效率是指股票市场功能运行的效率,具体包括配置效率、运行效率与信息效率;市场公正是指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的程度,涉及市场操纵、内幕交易和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系统性风险是指股票市场广泛的股价大幅下跌,且往往伴随着成交量急剧萎缩和流动性迅速枯竭的可能性,涵盖冲击强度、传染力度、损失程度三个层面。 

报告采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并借助云计算服务,考察了包括沪深两市在内的13个国际主要股票市场,并与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等十一个国际主要股票市场进行了国际比较。同时,该报告在指标构建与度量方法创新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国股票市场质量指数。 

报告认为,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与监管制度的不断优化,我国股票市场质量呈现明显的改善趋势,但股票市场质量各维度的改善程度并不均衡。 

我国股票市场质量中市场效率与市场公正维度内部的发展也不均衡。就市场效率而言,运行效率持续显著改善,信息效率则改善缓慢,配置效率改善显著,但2012年之后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就市场公正而言,中国股票市场内幕交易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而市场操纵行为的改善程度则相对较低。 

与国际股票市场相比,我国股票市场质量在各维度上的表现差异非常明显。我国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冲击强度最低,损失程度相对较低。运行效率与市场公正处于中等水平,距离发达股票市场有一定距离,但要优于多数新兴股票市场。然而,我国股票市场的信息效率明显低于其他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传染力度明显高于其他股票市场。 

报告认为,我国股票市场质量三个维度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股票市场异常波动通常伴随着市场效率的明显下降,而市场效率的下降使得市场不公正行为因成本减小而变得活跃,最终导致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上升,损害了股票市场质量。而市场公正程度的改善通常伴随着市场效率的提升,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也随之下降。 

报告提出,政府应当重视我国股票市场的顶层设计。首先,考虑从市场效率、市场公正以及系统性风险三个维度构建股票市场质量的度量方法,并确定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其次,尽快构建我国股票市场质量动态监测体系,应用金融交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及时准确地评价与掌握我国股票市场质量。最后,在监管部门应及时关注市场质量的变化,新政策出台之前通过模拟测试评估其潜在影响,在新政策推出后,密切关注市场质量下降情况,及时研究并制定新的后续应对政策,尽量减少市场不必要的波动,实现市场效率、市场公正与系统性风险的同步改善。 

该报告还提出了四方面具体建议。第一,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放松股票市场发行制度、交易制度等方面的管制。第二,监管部门应充分利用金融大数据处理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的动态监测体系,及时准确地识别不公正交易行为,震慑扰乱股票市场秩序的不法分子,维护股票市场质量,保护投资者权益。第三,要特别重视和关注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尤其要紧密关注国际股市的联动。第四,通过引入集体诉讼机制、提高司法效率等完善法制建设,加强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力度。 

南开大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处处长梁琪认为,中国股票市场质量指数可以帮助研究者从质量维度考察金融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并向监管层提供有力的监管工具,为不断优化监管政策、措施以及效果提供必要支持。(完)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