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企业跟风摘牌会收获满满失望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04月10日10:31分类:三板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 IPO排队企业终止审查的案例最近比较多。坊间传闻:连续三年净利润总额不达一个亿的企业要么自己撤,要么会被现场核查。

针对所有市场参与者来说,这个变化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很久以来,大量机构衡量PRE-IPO企业的净利润标准经常以2000万、3000万、4000万做底线。而且从案例上看,以前这个标准过会的数量也不在少数,现在来看,这个标准也许提高到4、5、6千万甚至5、6、7千万心里才踏实一些。

如果基金以前已经配置了体量较小的企业,此时应该做一个认真评估,如果企业在未来几年还能够实现稳定增长,也许再缓两年等业绩增长到一定尺度还有独立上市机会;否则,积极推动企业与行业龙头并购重组的路径也许更为合适。

毕竟,如果A股保持一定的过会速率,两年内我们将看到A股上市公司家数上升到4000个,放眼全球市场,这已经是个不小的量级,我相信上市公司总数还会增长,但是于配置资源的角度,上市公司简单数量增长对社会的边际贡献已经越来越小,持续并购、提升产业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的竞争力,跟随国家参与更高维度的国际竞争,将会越来越变得重要和有逻辑性。

这个逻辑和变化趋势应该被企业家和投资机构认真重视,深度思考,审视自己的资源、能力、过往的组合配置,思考自己的资本市场发展路径和投资策略。

今年以来,很多三板挂牌公司在中介机构、投资机构或者朋友的建议下走了摘牌之路,三板市场门槛低,来去相对自由,这无可厚非。

但是很多企业在没看清上述变化趋势的前提下跟风以准备IPO的心态摘牌,恰如当初跟风来三板挂牌,以为挂了牌就会万事皆休,我想最后大家收获的也将是满满的失望。

所以,在新趋势下如何规划自己的路径,在IPO提高门槛的环境下如何利用好三板的特点和资源,应该提起大家的重视。A股热可是你暂时甚至永久机会渺茫,三板有点冷,却也不是洪水猛兽,倒可能是你目前最好的出路。

IPO这种趋势的变化使大家要接受中国的“注册制”,未来也许是超高门槛的“注册制”,注册制必将跟大多数企业无关。

当然这种趋势也许会赋予“壳”较长时间的好时光,但是能否利用好这段时光还要看持壳老板们的心态,在舍与得之间做好平衡。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读者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郭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