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制约国企降杠杆进程 专家建议确定合理降杠杆目标

证券日报2017年12月12日10:34分类:上市公司

记者 杜雨萌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去杠杆无疑是“重头戏”。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8年经济工作时提出,通过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来降低经济增长对杠杆的依赖度。而在“去杠杆”方面,企业降杠杆特别是国企降杠杆仍是关键。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之所以将国有企业作为降杠杆的重中之重,主要有以下几点考量:一是部分国企在此前的市场竞争中,意图通过加杠杆的方式来增加产能,主观上具有加杠杆的冲动,与此同时,在前期快速扩张的影响下,企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现象,加重了其经营风险;二是部分国企存在经营债务偏重问题,同样加重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三是长期以来信贷发放对于国有企业的“偏爱”,也在客观上导致国企杠杆率偏高。总的来说,国有企业降杠杆已成为大势所趋。

据了解,通常意义上的宏观杠杆率主要包括四个部门,即企业部门、个人或居民部门、政府部门、金融部门。而从结构上看,在这四个部门中,企业部门特别是国有企业杠杆率偏高已经成为共识。

昨日,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国有企业所属行业来看,传统周期性行业及相关上游工业企业,如钢铁、煤炭、房地产、电力等行业大都处于产能过剩状态,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并且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肩负着地方经济增长以及就业等职能,经营负担较重。并且这些行业的去杠杆工作与去产能、去库存等任务交织,可以说进一步加大了企业降杠杆的压力;除此之外,国企降杠杆还面临来自银行的资产损失压力。如果降杠杆速度过快,银行的不良资产率有可能大幅增加,进而对国有企业降杠杆进程造成制约。

对此,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建议,一方面要确定合理的降杠杆目标。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央企特点,结合不同行业的特点,把企业负债率目标定在合理水平,即便是适当高一点的水平也是可以接受的。另一方面还要制定相应的规划。目前国企负债规模很大,降杠杆如果推进过猛,企业将难以承受。因此,有关方面应把握好节奏,分步骤实施,严防风险发生。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