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市场动态 > 从保本到避险 回归资产管理本源

从保本到避险 回归资产管理本源

证券日报2017年02月13日10:45分类:市场动态

核心提示:2月1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将“保本基金”名称修改为“避险策略基金”,针对原来的《关于保本基金的指导意见》做了如下主要修改:取消连带责任担保机制;

——对《避险策略基金指导意见》的简要分析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 胡立峰 

2月1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将“保本基金”名称修改为“避险策略基金”,针对原来的《关于保本基金的指导意见》做了如下主要修改:取消连带责任担保机制;完善对避险策略基金的风控要求;限定避险策略基金规模上限,防范相关风险;完善基金管理人风控管理要求。监管部门去年暂停保本基金注册以及此次发布避险策略基金指导意见,对于公募基金行业持续稳健发展,防范化解金融市场风险,都具有重要意义。

1、落实适当性要求,调整基金名称。基金行业以中小投资者为主,一些投资者知识储备、投资经验和风险意识不足。2017年7月份开始实施《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对于公募基金各个环节的适当性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将“保本基金”名称调整为“避险策略基金”,引导投资者形成合理预期,避免误导投资者,帮助投资者充分认识到极端情形下仍存在投资本金损失的风险,引导投资者形成合理预期。

2、强化避险策略基金投资策略相关监管要求,降低执行投资策略中的运作风险。避险策略投资运作机制比较复杂,债券市场不同品种之间差异也比较大。极端情况下,保本策略存在失效或者说“僵化”问题,可能给保本基金运作带来较大的压力。《指导意见》细化稳健资产、明确风险资产、明确风险资产扩大倍数,为避险策略基金的投资运作提供了基本的框架性要求。这些细化规定,有利于避险策略基金的具体投资运作,有助于降低运作风险。

3、适度控制避险策略基金规模。通过明确的量化指标,让避险策略基金的规模与相关各方的风险准备金与净资产挂钩,有利于约束规模失控问题,让避险策略基金的规模以及潜在的风险都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4、回归公募基金资产管理本源。从公募基金产品角度看,按照“受人之托、代为理财”的行业本质,一般很少追求产品保本保障的。公募基金本质属性是,投资人承担基金风险,但也获取基金收益,管理人按照合同约定勤勉尽职专业运作,托管人按照合同约定有效保管监督资产。《指导意见》提出新的要求后,预计现有保本基金将平稳有序到期。随着监管要求进一步提高,新的避险策略基金作为小众产品,作为探索与试点性质的产品,将成为基金行业的有益补充。

[责任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