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市场动态 > 流动性“迷局”被点破保持合理充裕是基础

流动性“迷局”被点破保持合理充裕是基础

证券日报2016年10月31日09:00分类:市场动态

核心提示:从今年8月下旬以来,市场端资金价格就一直呈现上涨趋势;央行重启14天期和28天期逆回购则被市场认为是形成这一趋势的重要推手。

阎 岳 

从今年8月下旬以来,市场端资金价格就一直呈现上涨趋势;央行重启14天期和28天期逆回购则被市场认为是形成这一趋势的重要推手。于是,一些市场人士和机构纷纷揣测,流动性是不是要收紧了,更有激进者判断“钱荒2.0”或将到来。但今年以来央行一直在各种场合强调流动性调控的目标就是“合理充裕”。市场和官方对于流动性预期目标的分化形成了困扰市场的流动性“迷局”。

10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当日新华社发布的会议公报点破了这个流动性“迷局”。会议指出,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

在货币政策方面,这次会议明确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是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基础所在,政策的发力点则转向了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金融风险。

货币政策着力点之所以会发生这种转变,是因为当前经济运行已经企稳,且经济转型升级亮点频现,完成可以实现6.5%-7%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钢铁和煤炭去产能均已完成全年任务的80%以上,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7个月减少,产能和库存下降引导市场预期改善,降成本增强了企业信心,补短板拉动有效投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正初步显现。

正是出于对经济形势的乐观预判,央行提前对流动性调控做出结构性调整,同时货币政策着力点也开始转向抑制资产泡沫。央行及相关部门最近对楼市采取了限制流动性供应的措施。

尽管货币政策的着力点有所变化,但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调控目标并没有改变。今年以来,央行开展了13次MLF操作,其中10月份已经进行了两次,7天期、14天期和28天期逆回购现在也是火力全开。由此可见,央行在维护流动性方面是不遗余力的。

笔者在刊发于10月28日《证券日报》A2版的文章《央行会为降杠杆“限流”吗?》中就强调,央行目前所做的是力求在汇率、流动性和降杠杆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骤然收紧流动性的可能性并不存在,但流动性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紧平衡状态。

虽然流动性调控做出结构性调整,但货币政策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适宜的货币环境仍是其“初心”之一。目前全面展开且需提速的各项改革都需要货币政策给予配合,因此流动性紧平衡的状态不会维持很久,或许在11月份央行就会祭出政策组合拳化解这一问题。毕竟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里有满满的工具可供随时取用。

最后,困扰市场的流动性“迷局”已经被点破,各界还是把精力放在适应改革新环境上吧。

谢平: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和框架

不会大变

本报讯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和框架不会大变。”这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前副总经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谢平10月29日在盛世景十周年庆典高峰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指出的。在题为“中国金融改革展望”的主题演讲中,谢平对中国金融改革做出了展望。

谢平认为,之所以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和框架不会大变,是因为目前的分业监管体系是由现行法律框架体系确定的。从1993年至2003年,“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框架沿用了10年才使得《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法律框架基本完善。因此,这个法律框架决定了目前的监管体系很难有大的改变。

谢平表示,目前“一行三会”监管模式下,各部门各司其职,在目前情况下,分业监管还是符合中国体制的。

谢平建议在“一行三会”的基础之上成立一个有实际意义、实权的金融稳定委员会。谢平解释,“这个金融委员会,一开始有全日制主管的主席,也就是有一个副总理级别的领导全心全意管‘一行三会’。现在来看,这样一种方案还是比较适合中国的国情。”

(谢 平)

[责任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