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上市公司 > 宝钢武钢合体:去产能的钢铁侠?

宝钢武钢合体:去产能的钢铁侠?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09月06日10:10分类:上市公司

核心提示:宝钢与武钢的重组大戏已拉开帷幕,这是继南车与北车合并、五矿与中冶重组之后,最大规模的央企重组;这次重组,不仅将打造出中国版的世界钢铁巨头,同时也肩负钢铁去产能的行业重任。

宝钢与武钢的重组大戏已拉开帷幕,这是继南车与北车合并、五矿与中冶重组之后,最大规模的央企重组;这次重组,不仅将打造出中国版的世界钢铁巨头,同时也肩负钢铁去产能的行业重任。

8月30日、31日,武钢股份(600005.SH)与宝钢股份(600019.SH)相继发布半年报。

两家公司的半年报均称,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经申请,各自公司股票自2016年8月27日起继续停牌,停牌时间预计不超过一个月。而在此前于8月27日发布的公告中,宝钢股份称,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标的资产的初步意向为钢铁行业资产,资产范围尚未最终确定。而这距离两者正式对外宣布启动“联姻”已过去整整两个月的时间。

今年6月27日,因各自控股股东筹划战略重组事宜,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同时发布停牌公告。

对于这场“联姻”的目的,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6月26日在天津参加夏季达沃斯论坛时曾回应称,“武钢和宝钢重组,是基于钢铁去产能的考虑。”他进一步分析说,两家央企合并要放在我国去产能的背景下去看待,“宝钢在湛江有一个新建的钢铁基地,武钢在防城港有一个新建的钢铁基地。”

“眼前对我们来说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如何面对产能过剩、去产能的问题。国务院决定先从钢铁、煤炭两个行业入手。”徐绍史表示,2016年中国背负着煤炭2.8亿吨、钢铁4500万吨的去产能任务,方法之一即为推动过剩产能企业重组并购,化解产能。徐绍史评价这一任务“很艰巨”,不过他也表示出了足够的信心,“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有力有序地推动。”

去产能的任务究竟有多艰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全国已累计退出煤炭产能9500多万吨,完成全年任务的38%;累计退出钢铁产能2100多万吨,完成全年任务量的47%。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赵辰昕直言:虽然7月份以来进度有所加快,但与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距离。

在去产能的背景下,钢铁行业运行态势呈现回暖迹象。8月初,中钢协发布旗下会员单位2016年上半年“成绩单”,实现利润125.87亿元,同比增长4.27倍。中钢协副秘书长王颖生曾在8月底表示,下半年钢铁企业间兼并重组、破产整合步伐将加快。

具体到宝武合并的主角,宝钢股份2016年上半年净利润34.68亿元,同比增长9.26%;武钢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则为2.73亿元,同比下降47.71%。长江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虽然钢铁行业自身属性决定产品在定价过程中,周期性力量远大于企业自身力量,重组合并短期效用可能有限。不过,长期而言,行业拐点阶段进行合并等改革乃大势所趋,强强联合有助于提升合并主体对下销售与对上采购议价能力,其产生的规模效应在硅钢、汽车板等部分领域也显而易见,因此,此次合并依然值得市场期待。

那么,宝钢和武钢重组能否实现“重组去产能”的愿景?

兼并重组成为“最大公约数” 规模上实现“1 + 12”

分别位居长江中、下游的武钢和宝钢,同为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大型钢铁央企。前者是新中国首家特大型钢企,被称为“新中国钢铁长子”。而始建于1978年的宝钢,近年来已是中国钢铁业毫无争议的“领头羊”。

以产能计算,两大钢铁企业合并运营将打造成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根据《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16》,宝钢以2015年年产粗钢3493.8万吨位列全球十大钢企第5名。2015年,武钢以粗钢产量2577.6万吨位列中国十大钢企第6位。两者合并后将超过河北钢铁,拥有超过6000万吨的粗钢产量,跃居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仅次于安塞勒米塔尔(Arcelor Mittal)的9713万吨。

近年来钢铁行业处于低谷。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百家大中型会员钢企主营业务连续12个月亏损,全年累计亏损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亏24倍。根据2015年财报,武钢股份的净利润由2014年的12.57亿元转为2015年的巨亏75.15亿元。宝钢股份全年净盈利10.1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82.51%。

“中国钢铁新一轮兼并重组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在行业陷于最困难的时候,兼并重组的阻力会更小。”宝钢集团总经理陈德荣曾公开表示,即将展开的新一轮重组是市场化的减量重组,通过重组出清“僵尸企业”,在规模上实现“1+12”。

在业界,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去产能已成为共识。鞍钢集团董事长唐复平在谈及提高钢铁行业集中度时分析认为,若“去产能”后产业集中度仍然低下,即使“去产能”的效果阶段性显现,一旦行业复苏,产能仍然会迅速大规模无控制释放,则新一轮的产能竞争又将重新开始,产能过剩问题可能还会再次凸显。

早在2015年3月,工信部发布的《钢铁产业调整政策(2015年修订)(征求意见稿)》就提出,到2025年,前10家钢铁企业(集团)粗钢产量占全国比重不低于60%,形成3~5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

“整体来看,宝钢和武钢的重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发展趋势。”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目前我国钢铁工业集中度较低,2015年仅为34.2%。这对于整体行业形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包括无序竞争、整体盈利能力下降。

王国清分析指出,宝武合并后在冷轧汽车家电板、取向硅钢方面将在国内占据更为显著的优势,据统计,合并后取向硅钢产能将占据国内总产能的70%以上;高端汽车板占据近60%。

[责任编辑:周婷(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