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2016第五届金融街论坛召开

2016第五届金融街论坛召开

中国证券报2016年05月30日02:42分类:新华社报刊

2016第五届金融街论坛召开

金融创新服务经济 资本市场大有可为(主)

本报记者  陈莹莹 倪铭娅

多位专家29日在2016第五届金融街论坛上表示,在实体经济转型过程中,金融改革和创新应紧盯实体经济,大至重大国家战略,小至小微“三农”领域都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其中,发展资本市场尤为重要,另外还需要发展信用债券市场、商业票据市场、金融租赁市场等,切实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条件。

把握实体经济需求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指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形势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大部分实体经济转型尚未找到正确方向,传统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失去了目标。

李扬认为,应准确把握实体经济需求,而发展资本市场尤为重要,应尽快建立服务于长期融资的信用机构,完善城镇化建设融资机制,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要发展为草根服务的股票市场,满足地方经济需求的股票市场。”此外,应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

而助力经济稳增长、推动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化解过剩产能。对此,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白重恩建议,化解过剩产能一是政府政策要遵循市场规律;二是必须改革项目审批制度,使得企业能够快速应对市场变化;三是要努力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使得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获得资源的成本差距不大;四是银行必须加强关注坏账的产生及解决;五是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激励约束。

对于金融机构在化解产能过剩方面发挥的作用,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表示,可以通过“债转股”方式化解过剩产能。该办法可以盘活企业资产、降低杠杆率,解决金融风险和经济停滞问题。

樊纲引述美国解决铁路产能过剩的例子时称,去产能的过程应该由产业龙头企业和大金融企业牵头共同以市场原则进行选择和谈判。对于“债转股”后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樊纲建议,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持股份,伺机出售。

服务重大国家战略

与会专家表示,金融机构是“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持续推进的坚实力量,但也要看到,金融机构应优势互补,控制好风险是未来金融服务“一带一路”的重要举措。

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主席杨泽军表示,“一带一路”项目建设规模巨大,建设周期长,需要综合运用股权、债权、基金、信贷、信保及本币、外币等多种融资方式和多币种组合,这一过程需要金融机构之间能够充分协调和配合,金融机构走出去应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需要有求大同、存小异的态度,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力,避免金融机构之间恶性竞争,压低融资成本和谈判条件自相残杀。

同时,应发挥股权投资的积极作用。杨泽军表示,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进的合作项目,特别是基础设施产能合作等项目的融资往往无法单纯依靠贷款解决。随着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向纵深发展,以及各类投资基金的设立,我国在海外投资项目上的股权融资日益增多。金融机构可通过提供一定比例的股权资本支持,借助杠杆效应和示范效应,带动更多资金投入,进一步丰富项目资金来源,推动项目实施。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则认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的风险也不容小觑。他表示,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不高,具有经营风险。此外,沿线国家众多,经济水平参差不齐,文化习惯差异非常之大,甚至政府也有经常更迭的可能,普遍存在国别风险;再者,还有市场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商业银行未来面对这些风险是非常严峻的,是必须要看到的。”

连平建议,商业银行要坚持市场定位和经营、财务上的可持续性。在“一带一路”战略不断推进过程当中,同相关部委、有关地方政府及全球性金融机构等保持良好沟通。通过沟通来获得比较综合、系统和全面的信息,帮助企业开展业务,以及把握、控制好风险。此外,连平还建议商业银行设立专门机构处理“一带一路”业务。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总裁缪建民表示,在深入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过程中,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将陆续启动,对长期资金提出了迫切需求。如果仅仅通过财政划拨、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也不符合重大项目建设筹资的方向,需要充分调动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保险资金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来源。到“十三五”期末,全国保险业总资产将超过20万亿元,按照现行投资政策,有近6万亿可以投资股权、不动产、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能够在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应监管“要跟上”

白重恩认为,金融创新当然要大力支持,但与之相对应的监管也要跟上步伐。如果监管手段跟不上,则极易发生风险问题。比如债转股试点,白重恩直言:“我很关心占用大量资源又低效的企业是否真正退出,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又是否真的化解了。如果简单的去做债转股,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办法解决,'僵尸企业’会继续生存下去,继续占用大量的资金。”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认为,需要一方面鼓励金融创新,另一方面要鼓励有效的配置资源,有效的分担风险。

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表示,为支持金融业的融资,的确需要创新金融监管方式。“比如,对创业投资基金与证券投资基金实施差别化监管;需要创新金融产品,比如,推动银行借助贷款联动、投贷联动,为初期创业的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多的帮助;需要创新外汇管理,支持科技型企业以全流通的方式在境外上市等等。这些都将促进科技与资本的有机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