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出江湖(主)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出江湖(主)

中国证券报2016年05月30日02:10分类:新华社报刊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出江湖(主)

交易结构创新引关注

本报记者 陈莹莹

时隔8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ABS)终于重出江湖。其中,中国银行“中誉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招商银行“和萃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已于近日簿记建档发行。

专家和银行业内人士指出,重启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拓宽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渠道,提高不良处置市场消化和容纳能力,降低及分散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等。而重启之后,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仍有潜力和空间。据了解,中行第二期不良资产证券化有望在年内发行,目前已完成评级机构的招标工作,发行规模将较首期有大幅度提升,而首批试点的其他四家银行也正在推进各自的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行准备工作。

两银行首单规模均不高

公开信息显示,中行、招行的发行规模分别为3.01亿元和2.33亿元,对应的资产池未偿资产分别为12.54亿元和20.98亿元。中金公司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由于首期产品需要兼顾发行工作量和基础资产质量,因此可挑选资产范围不大;另一方面,银行短期内并不寄希望于通过不良ABS大规模处置不良贷款。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交易结构有所创新,引发市场关注。中债资信分析人士指出,中誉2016-1首次引入非发起机构的次级投资者提供证券优先档的差额补足,和萃2006-1由贷款服务机构垫付资产池执行费用,有助于降低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资产池回收波动风险,尤其是回收时间波动产生的优先档证券的流动性风险,利于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健康、有序、安全的发展。

中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在严格信息披露、创新结构设计、审慎选择入池资产等方面做出了诸多尝试,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创新结构设计方面,在充分保证投资人权益的基础上,寻求发起人与投资人的平衡,产品考虑到不良资产回收时点相对不确定的特点,设置储备金账户,在流动性支持事件触发后,次级档投资者对优先档利息提供流动性支持,同时作为资产服务顾问,充分缓解了不良资产回收时点不确定带来的风险。

风险不大收益可观

多位券商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中誉2016-1及和萃2006-1两款产品的优先级都被评为AAA,说明偿还证券本金和利息能力很强,违约风险较低,再加上发行规模较小,所以申购的情况不错。

平安证券人士指出,从两家银行的基础资产情况来看,ABS整体偿付风险不大。而从收益率来看,按照两家银行的预计回收率(34%/14%)测算, 对于次级投资者来说,中行ABS和招行ABS的内部报酬率分别为21%和39%,收益相对可观。但是,需注意不良ABS由于回收率的波动对结果造成的影响。

中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评估报告,截至本期产品基准日,本息合计人民币12.54亿元,预计未来5年可回收4.2亿元。在本期产品封包期内,实际已回收金额约1.8亿元,降低了未来基础资产回收不确定性可能造成的影响。

[责任编辑: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