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今年以来仅有5%私募产品实现盈利比拼热点配置单一策略产品难胜出

今年以来仅有5%私募产品实现盈利比拼热点配置单一策略产品难胜出

中国证券报2016年03月11日02:09分类:新华社报刊

□本报记者 朱茵

一边是四处寻求保壳,一边是盈利直线飞涨,今年的阳光私募正经历“冰火两重天”。从刚刚统计的净值来看,今年以来,私募产品超过9成以上亏损,仅有5%实现正盈利,艰难行情当中,私募基金的发行数量和规模正在急剧下降。

多数权益类私募产品遭重创

惊涛骇浪对于私募行业更像一场洗礼,潮水退去优劣尽显。从私募排排网的统计数据看,截至3月5日,今年排名最靠前的私募产品———蓝海一号,已经取得55.1%的收益率,净值达到1.895,在所有3259只产品中排名第一。排名最后一名的广聚恒升收益率为-57.08%。首尾相差之大可见一斑。

统计来看,目前排名前十位的私募产品,收益率都超过10%,除了“蓝海一号”以55.1%的收益率遥遥领先外,还有4只产品的收益率均超过20%:永乐春收益28.27%、财富9号收益率26.68%、和致量化对冲23.95%、高溪量化对冲进取1号22.52%。排名第六到第十位的还有高溪量化对冲1号收益率17.43%、贝富盛稳进1号收益率16.3%、白马1号13.64%、旭诺成长对冲3号13.6%、步步赢量化12.97%。

同期来看,在3259只可统计的产品当中,仅有186只产品今年实现正收益,也就是说今年可统计的产品中只有占总数5%实现了盈利,大量处于亏损现状。

由于春季行情的缺席,多数权益类私募产品都遭受重创,而这也在月度发行数量和规模当中有所体现。WIND统计显示,2015年除了9、10月份外,基本上每个月发行产品的数量都达到1000只以上,6月份发行数量达到2533只,但到了今年1月份只有805只产品,2月份204只产品,截至9日,3月份仅有15只产品发行。平均发行规模也从高峰期的2亿多元回落到目前的7000多万元。2016年头两个月阳光私募新品发行量仅有344只,发行规模44.3亿元,与2015年头两个月相比相差甚远。私募产品发行量仅为去年的17.8%(去年发行1934只);规模仅为去年19.1%(去年为231.7亿元)。

不过,有券商托管机构表示,随着5月份私募保壳大限的逼近,正迫使一批成立后还没有发行产品的私募基金积极发行新产品。

高收益获取靠独家思路

对今年如何取得较高收益,业内人士有不同看法,由于认同今年的局部机会多于指数机会,多数机构认为只有快进快出把握不同时段机会才能获得高收益。同时有能力在各类不同资产和类别中布局,显得更为重要。

从成立时间看,目前收益最高的产品蓝海一号在去年12月23日成立,今年1月份净值经历短暂的小幅回撤即快速上行,并一直保持领先,逆势大涨。排名其后的永乐春、财富9号、高溪量化对冲进取1号都是在2015年6、7月份成立,长期来看,私募基金的业绩与成立时间并不呈现正相关。

整体而言,1月中下旬以来,大多数私募基金的仓位已经降到很低,多数基金经理还是持观望态度。主要源于股票型私募基金1月份损失惨重,平均跌幅高达-13.34%。从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调研情况来看,部分股票型私募基金4季度仓位逐渐提高,并且保持着相对较高的仓位迎接春季行情。但A股的表现事与愿违,暴跌的行情加之流动性不足的影响,使得很多私募基金回撤严重。

不过,在年初以来的局部热点和阶段性行情中,部分私募产品的净值会呈现井喷式上涨,例如上周大宗商品普涨,有交易的165只规模大于100万的单账户期货私募产品平均收益为1.26%,正收益产品占比逾六成。棕榈油、铁矿石、PTA、石油沥青、螺纹钢等是上周期货私募产品获利的主要品种。2只产品单周收益超50%,8只产品收益介于30%-20%之间,10只产品收益介于20%-10%之间。

对于突然净值飙升的产品,有业内人士提示,部分私募产品属于结构化产品,有些杠杆比例比较高,例如在好买基金的统计中,近一个月净值飙涨的前五位都显示为结构化产品。

单一策略的基金产品或许将很难在今年的市场行情中胜出,有私募投资经理表示,今年的行情必须敢于空仓,敢于在低位快速出击,只有灵活配置的产品才能够保持盈利增长。

[责任编辑: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