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松绑“两融展期”短期杠杆风险降低

松绑“两融展期”短期杠杆风险降低

中国证券报2015年06月13日02:43分类:新华社报刊

□本报记者 叶涛                          

面对高达2.2万亿的融资融券余额,如何规避杠杆资金高风险成为摆在市场面前的一道难题。继近期大型券商自查自纠为两融业务“排雷”,昨日中国证监会就《证券公司融资融券管理办法》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办法对两融管理做出九方面修订,其中包括“允许两融合合理展期”。分析人士认为,放开“两融展期”,券商融资融券杠杆的灵活性进一步提升,兼顾了券商和客户双方需求,在不打击投资者交易热情、人为制造资金进入难度的前提下,通过合同期限将短线博弈资金“改良”为长期入市资金,加强投资者保护和风险管控,提升了两融业务服务市场能力。

两融余额创新高

一周来,市场每日融资买入额维持下滑降温态势,融资净流入规模也从上周的单日平均200余亿元减少到本周平均100多亿元,资金情绪明显偏向谨慎。究其原因,以海通证券、银河证券、国泰君安等为代表的大型券商纷纷上调融资保证金比例和融券折算率,引发券商全行业加强两融风控浪潮;此外,申万宏源证券还将中国平安调出两融业务标的,国盛证券更于6月4日暂停全部创业板股票融资买入,抑制部分资金加杠杆热情。

据wind数据,本周四市场融资买入额为2085.52亿元,为一周来次低,并较6月8日创下的2606.77亿元出现521.25亿元巨幅“缩量”,同期融资偿还额则录得1945.87亿元,环比增长23.90亿元,由此当天市场获得139.64亿元融资净流入,在前一日147.68亿元的水平上,资金净流入速度进一步减缓。但改革深化、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是大势所趋,伴随居民资产配置进一步向权益类转移,市场融资需求十分旺盛,衍生品工具受重视程度也水涨船高,两融资金总量向上攀升毋庸置疑。

   因此,本周四两市融资融券余额攀升至2.215万亿元,再度改写历史新高,其中沪市两融余额为1.450万亿元,深市两融余额为7652.58亿元。行业方面,当天非银金融、房地产、医药生物、银行板块融资买入额金额居前,分别为190.09亿元、135.02亿元、120.11亿元和109.53亿元;标的方面,创业环保、交通银行、海信电器融资买入额金额最大,分别达到5.84亿元、5.17亿元和4.03亿元,获得融资净买入的个股数量有523只。

合理管控 稳定市场

2014年8月,踏着A股牛市启动的铃响,场外资金借助杠杆博弈、获取超额利润欲望爆发,刺激市场融资融券余额从彼时不足5000亿元直线蹿升至当年年末1万亿元之上;再从1万亿元翻倍到余额2万亿元,市场仅仅耗费不到6个月时间,迄今,高达2.215万亿两融资金规模已经占到A股流通市值7.61%,对A股格局影响非同一般。不容忽视的是,杠杆工具本身具有助长助跌双重属性,拉抬行情、价值发现的背后,一旦资金方向逆转,对市场冲击不容小觑。

发挥杠杆积极作用,并有效抑制投机风险显得至关重要。此前,受困于6个月持有期限,不少持价值投资理念的融资客无法长期持有标的股,不得不到期后将融资股票全部卖出,连本带息归还券商后再重新买入,人为增添市场波动;而券商自身也面临券源标的池不够大、融资额不够高的尴尬,交易双方均存有展期需求。

据业内人士判断,两融展期松绑后,允许客户申请合约展期或最多不超过两次,每次最多不超过6个月。换句话说,现行客户融资融券期限将从6个月扩展至最长18个月。这将显著减少两融资金交易频率和密度,降低投资者短线博弈预期,更利于吸引和培养市场长线投资者,为融资融券市场种下价值投资的种子。当资金的杠杆周期被拉长,巨额两融资金就如同套上“辔头”,其野性也将受到控制。

[责任编辑: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