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行业掘金 > 国有银行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主要矛盾与对策

国有银行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主要矛盾与对策

证券日报2015年03月27日08:58分类:行业掘金

核心提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财富迅速积累,社会大众对财富保值增值的愿望越来越迫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财富迅速积累,社会大众对财富保值增值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在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过程中,国有银行凭借其客户、网点、品牌等优势,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其定位与发展路径选择,对国内财富管理市场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国内银行业大都采用综合性银行的模式,在该模式下,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机构组织模式是“大零售部制”和“条线事业部制”。“大零售部制”是指商业银行总行的私人银行部作为一个管理部门,行使业务的管理、指导和支持职能,各下级行的私人银行分部仍然隶属于各自对应的分支行;“条线事业部制”下的私人银行相对独立,单独运营与核算,实现条线垂直管理与运营,拥有大于一般部门的人力和财务权限,同时非常强调经营结果。

随着全球私人财富的稳定快速增长,财富管理业务已经成为银行业经营转型、调整收入结构的一个新增利润点。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中资银行在国内成立的私人银行服务中心或分部共计217家,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沿海城市及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2013年年末,全国已有8家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数量破万户,其中国有银行的客户群体优势明显。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中资银行拥有品牌认知度的优势,且更了解内地客户的需求,拥有庞大的客户资源优势。

但财富管理领域中的技术变革步伐较为缓慢,许多财富管理机构都未能有效利用数字技术来提升他们的产品与服务。大多数财富管理机构在数字沟通方面的发展步伐较为缓慢,各地财富管理机构中专注于管理数字渠道的员工比例平均只有1%-2%。许多银行完全不设数字服务专职团队,可见其对投资发展数字服务并不重视。就目前国有银行的数据量来说,现有的人员仅能满足监管报表报送的要求,至于构建大数据服务平台和研究数据挖掘分析工作,则显得力不从心,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国有银行大数据管理的理念、定位和转型更加缓慢。在数据人才储备与培养、基础数据源管理、大数据资源积累、数据仓库建设、数据分析工具等各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对经营决策和精准营销的支撑作用亟待加强。因此,国有银行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大数据管理对财富管理业务的促进作用,将数据作为有价值的公司资产、重要的经济投入和新型商业模式的基石,切实投入人财物,促进大数据处理的水平能够跟上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的需要。

国有银行的客户管理系统亟需完善。目前仅处于客户信息采集汇总管理层次,在涉及国际金融工具等大额资产组合投资方面无法满足财富管理的要求。因此,国有银行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发挥国有银行客户、网点数量庞大的优势,对客户进行多维度细分,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实行差异化的产品定制与资产配置。同时,利用遍布海内外的分支机构、实时的信息系统、较强的政策把握和产品研发能力,满足高端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国有银行在资产管理和投资等方面并没有太大优势。中国私人银行客户对财富增值的要求远高于西方成熟市场的传承要求,但由于国有银行管理链条长,总行产品研发滞后,产品来源主要来自内部,且同质化强,结构缺乏创新,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因此国有银行应采取自主研发与外部合作并举,打造综合化经营服务平台;完善行内多元化产品部门协作机制和工作流程,快速提升自身的产品研发供给能力;同时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构建开放式服务平台,打造成为整体金融服务提供商。

(孙文秀,中国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副行长,高级会计师;周洪波,中国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

[责任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