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圈点微信朋友圈里那些艺术事艺术批评的尊严

圈点微信朋友圈里那些艺术事艺术批评的尊严

中国证券报2015年02月28日03:01分类:新华社报刊

□三道杠                                  

年前,因为批评家段君与行为艺术家韩啸的一场意外冲突,让看上去一片祥和的艺术评论显露出狰狞的一面。

艺术评论原本就不应该只有一边倒的喝彩之声,如果真的如此,那么艺术评论的批评性也将不复存在。从古至今,但凡艺术评论存在之处,都会伴随着或正或反、或褒或贬之观点。这就如同情人眼中出西施一样,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没有任何一种艺术样式能够得到所有观看者的喜爱。正是基于这种欣赏上的差异,才有了艺术的评论以及其中的批评性。任何艺术家或者艺术创作者都不应该排斥批评的存在。常言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况出于人之手的艺术作品呢?基于个人创作天赋以及表达方式,被创造出来的艺术又如何当得起“完美”二字呢?

或许,很多人已经习惯了目前国内艺术评论圈中普遍存在的“先收钱后评论”的行事方式,但这不代表所有跟艺术评论有关的观点都是如此这般的“不堪”。艺术评论依旧有其批判性存在,也有很多艺评人在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或许,这类人数量不多,但应该承认其存在。

单纯就段君与韩啸发生争执一事而言,毋庸置疑,艺术评论人或者说独立的艺术评论的尊严受到了伤害。事件发生之后,从几位圈内知名艺术评论家所陈述的客观事实即可看出,段君作为艺术评论者,只是在以个人的方式对韩啸的行为艺术作品提出其个人的观点,这首先就不是一种扯一面大旗出来欺负人的姿态,而是在恰当的场合担当了自己作为这个行业一分子的一种责任,其实也是艺术评论中对于艺术批评的一种责任,不存在“仗势欺人”之嫌。而反观韩啸一方,若以艺术家的身份出现,就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作品可能要面对的不同声音,如果仅仅是出于评论者对作品的不认同或者是不吹捧、不接受,就要对评论者的人身安全做出威胁,实在不是什么摆得上台面的事情。

不得不承认,目前国内的艺评界存在各种“坐台”式的批评,即收了别人的红包再出场。这就跟“小姐”坐台一样,只有服务,没有感情。以此类推到艺术评论界,收钱之后的评论显然不会再有批评性存在,或者说尖锐甚至是对立的观点出现,甚至有很多出场“坐台”者连展览都没看过,作品更是现场临时翻几眼画册了事。试问,这样的评论会有“干货”出现吗?于是乎,在众多美其名曰“学术研讨会”的会议上,我们能够听到的声音只有一种,那就先聊过往感情,再扯一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术术语,反正最终都会落到一个字上,那就是“好”。然后再略带一点美中不足、不痛不痒的勉励之词,以示公正。继而便可皆大欢喜,在一片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恭维声后,杀到酒店饭桌之上,一通胡吃海喝,就此了事。

也正是因为有了“坐台”式批评的陋习存在,才会使得艺术家在听到批评之声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过往的利益纠葛,而非对自我作品的反思。若仅以段君、韩啸一事而言,艺术评论是受害者,但若认真反思之后,造就今日之伤害者,实则为艺术批评本身旧日所种之恶因所致。

佛曰:种善因,得善果。如此而已。

[责任编辑: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