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货币战争”再起 人民币稳定币值须未雨绸缪

“货币战争”再起 人民币稳定币值须未雨绸缪

中国证券报2015年01月29日03:41分类:新华社报刊

货币宽松潮再起 人民币汇率未雨绸缪

本报记者 王辉 官平 上海报道

近两周以来,以欧洲央行推出大规模量化宽松为代表,瑞士、印度等多国央行纷纷加入新一轮货币宽松竞赛,并直接引发美元指数进一步高涨和主要非美货币汇率全面急跌。

分析人士指出,在除美国外的大量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普遍开启新一轮货币宽松的背景下,以欧元区为代表的资本外溢效应会加剧全球资本流动,并可能对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一定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需求持续疲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低迷状况短时间内预计难扭转,这对中国进出口部门会构成一定利好。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美联储加息时点逐步临近,美元汇率的持续高涨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经济体带来资本外流、币值稳定的严峻考验,货币政策走向牵动市场神经。整体来看,随着新一轮全球货币宽松潮起,中国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货币政策取向均面临考验。

多国宽松撬起坚挺美元

据不完全统计,欧央行推出总规模超1万亿欧元的QE举措前后两周时间,全球有瑞士、丹麦、加拿大、印度、埃及、土耳其等至少6个国家的央行均进行了幅度不等的降息。近期没有再推大规模宽松计划的日本央行日前也宣布,将贷款计划期限延长1年,并扩大规模。根据市场普遍预计,日本央行下一步可能于今年3月的议息会议上,宣布加大宽松力度。此外,不久前公布的英国央行1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也大大出乎市场预料,原本支持加息的两位委员选择放弃加息主张。这显示出英国央行前期一度趋紧的货币政策,也在趋于中立。

对于多国央行最新一轮宽松大潮,国泰君安等多家主流研究机构均指出,在全球经济增长仍旧疲软的状况下,通过货币宽松“以时间换空间”仍然是各国政府应对政策的首选。就时点而言,欧央行此次QE也可以理解为各国央行降息的催化剂。除此之外,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大幅减轻各国通胀压力,也是引发各国央行主动宽松的重要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受本轮多国央行货币宽松大潮推动,近期国际外汇市场剧烈波动也十分引人关注。受欧央行推出大规模QE举措、希腊大选结果进一步增添欧元汇率波动风险、多国央行近期不断降息等因素影响,上周以来美元指数持续飙涨,一度连续升破93、94、95三个整数大关。主要非美货币中,欧元、澳元加元等货币汇率,在过去一周多时间内纷纷遭遇了高达3%以上的急速下挫。

分析人士指出,在“欧版QE”间接吹响全球多国新一轮货币大战号角的同时,未来随着美联储加息时点的逐步临近,强势美元与弱势非美货币的跷跷板效应,在较长时间内预计还将持续。

大宗商品难摆脱低迷

近期多国央行货币宽松动作频繁不仅放大了外汇市场的动荡,也进一步加剧了原油、铜等多数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整体来看,全球主要商品市场仍旧继续承压。

以铜为例,元旦以来上海铜期货价格累计跌幅已经超过11%。中信期货分析师朱文君分析表示,在货币市场波动的影响下,铜价是否会大跌还是需要现货基本面的配合,或者其他风险因素的触动,铜价下跌不是只有美元一个因素影响,美元强势更大程度上是压制铜价回升,可能会在相对低位维持一段时间。

此外,本次欧央行万亿欧元QE规模对国际油价也没有带来市场预期的大幅提振。近几个交易日,国际油价仍然宽幅波动于45美元/桶的低位水平。分析人士指出,虽然从货币市场来看,在全球新一轮货币宽松下,风险类资产一般会受到资金的青睐。但当前全球经济整体仍笼罩在通缩的阴影中,这意味着大宗商品获得的投资回报率会很低,资金不大可能涌入商品市场。

综合美元走势,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表示,从美元指数和大宗商品的关系来看,两者历史上长期呈现明显的高度负相关性,而出现背离的情况往往都是很短的周期。因此在强势美元的背景下,大宗商品继续小幅下跌或者低位弱势震荡是大概率事件。整体来看,铜和原油可能还有下行空间。新一轮“货币战”之下,最终受益的大宗商品可能更多是贵金属。

此外,光大期货分析师孙永刚也表示,由于全球经济基本面偏弱,大宗商品市场未来整体仍会偏弱运行。而黄金作为货币超发的对冲工具,虽然在通缩的压力下短期价格承压,但对于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将使得黄金产生重要的对冲需求。

中国如何应对已成焦点

在近期全球主要非美货币走贬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前期持续保持坚挺的人民币汇率,本周也开始显现出了较明显的冲击效应。周一的人民币汇率市况表现显示,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价大跌超250基点,盘中更一度逼近跌停水平。尽管相较于其他非美货币的大幅下挫,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整体表现已堪称坚挺,但在全球多国央行开启新一轮“放水”而美联储已经酝酿加息的背景下,中国也应未雨绸缪。

对于此次欧央行大规模量化宽松,主流机构普遍认为,欧央行货币宽松的资本外溢效应,中期内仍会利好中国资本市场。全球新一轮宽松浪潮的开启,将利好资金流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资本市场或将受益。

不过另一方面,对于后期人民币币值的定位、人民币一旦趋势性走软是否产生资本外流,以及后期中国央行是否保持原有货币宽松步伐,目前相关应对举措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从本轮多国央行的宽松动作来看,欧元大幅贬值将对中国出口形成负面影响。而其他国家货币竞争性贬值导致人民币相对坚挺,也不利于中国对这些国家地区的出口。从这一角度分析,国泰君安、中金公司等机构认为,人民币汇率走强不利于对货币贬值国家地区出口的复苏,并可能和原油价格下跌一起致使输入性通货紧缩压力加大,综合国内增长动能不足的情况,央行进一步实施货币宽松的可能性正在显著增加。

申银万国等机构也指出,随着欧央行QE的启动,推升美元走强,人民币贬值和资本外流的压力也将加大。因此,结合人民币汇率运行趋势和资本流动等状况,未来如何保持人民币币值整体稳定,货币政策适时宽松,以稳增长的时间换取调结构的空间,将成为未来中国调控政策走向的关注焦点。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中国经济基本面趋势性回暖,整体仍会给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带来支撑,但未来较长时间内,有关方面在实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同时,仍需重点稳定市场各方对人民币汇率走向的预期。

[责任编辑: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