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暴跌冲击波:伞形信托拉响爆仓警报

暴跌冲击波:伞形信托拉响爆仓警报

中国证券报2015年01月21日03:22分类:新华社报刊

□本报记者 刘夏村

1月19日,A股暴跌,殃及信托。

下午3点,A股甫一收市,李阳(化名)便要求风控人员紧急排查公司旗下证券投资信托的风险情况。李阳是某大型信托公司证券信托业务部门的总经理,现在最让他担心的,是伞形信托出现爆仓。

实际上,凭借较高的杠杆、较低的配资成本,伞形信托已是成就这轮“杠杆上的牛市”的重要力量,大量产业资本和银行理财资金由此进入A股市场。据业内人士估算,目前伞形信托的存量规模约为2000亿元。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在1月19日的行情中,伞形信托虽未出现大面积爆仓,但警报已然拉响:一些信托公司的伞形信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风险,其中某信托公司的伞形信托中,有30%的子信托触及“部分平仓线”,已要求劣后级投资者追加保证金。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资金在新年伊始开始减持金融股等大蓝筹,被认为是伞形信托在此次下跌中没有爆发更大风险的重要原因。此外,来自多家信托公司的消息显示,近期伞形信托业务量减少,产业资本通过伞形信托进入A股显现乏力。

暴跌拉响爆仓警报

“一收市,我们马上对公司的所有证券投资产品进行了风险排查,重点是伞形信托。”19日晚间,李阳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

这一天,受证监会规范“两融”等因素影响,A股出现断崖式跳水,截至收盘时大跌7.7%,遭遇2008年6月11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两市近200只股票触及跌停。

A股大跌,自然殃及到了投资股票市场的证券投资信托。几乎在同一时间,南方一家信托公司也开始紧急排查伞形信托的风险。

所谓伞形信托,即在一个主信托账号下,通过分组交易系统设置若干个独立的子信托,每个子信托都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小型结构化产品,单独投资操作和清算。信托公司通过其信息技术和风控平台,对每个子信托进行管理和监控。

相比“两融”业务中1:1的杠杆,伞形信托的杠杆更高,一般为2:1或3:1。目前,伞形信托的优先级多为银行理财资金,劣后级更多的是产业资本和“大户”。这就意味着,通过伞形信托,劣后客户可以控制最多3倍的较为便宜的银行资金用于A股投资。不过,较高的杠杆,亦使得伞形信托在股市下跌中面临更大的风险。

一番排查后,前述南方信托公司风控人员得出结论:公司旗下伞形信托中,有30%的子信托触及“部分平仓线”,未有子信托触及平仓线。据知情人士介绍,该公司所谓的“部分平仓线”相当于预警线,在2倍杠杆中,其风控系数是0.8,3倍杠杆中,风控系数是0.95。按照相关协议,无论是触发了“部分平仓线”还是“平仓线”,均要求担任“劣后级”的客户在T+1日内补仓。

“平时,公司的这些风控人员都比较轻松,但今天需要全部加班,紧急通知客户补仓”,前述知情人士说。

相比之下,李阳要轻松很多———排查发现,其公司旗下的伞形信托中,只有3只子信托触及“预警线”。

据业内人士介绍,信托公司在交易日收盘后,会对每一个子信托进行监控,如果发行客户达到预警线,会通知对应的劣后委托人在一天时间内追加保证金,客户如果不追加保证金,信托公司会对相应的子信托进行强制性减仓,以保证优先级资金安全;同理,如果达到平仓线,已要求客户在一天时间内补足保证金,否则要求客户自行止损或由信托公司强行砍仓,这意味着产品将清盘。一般而言,2倍杠杆的伞形信托的预警线是0.9,平仓线是0.85,3倍杠杆的预警线是0.95,平仓线是0.9。

产业资本减仓蓝筹股

即便如此,李阳还是心有余悸。对于他而言,如果客户不追加保证金,则需要信托公司强制减仓,倘若客户持股集中度较高且发生跌停卖不出去的现象时,作为优先级的银行理财资金的安全将受到威胁。届时,尽管信托公司不担负责任,但也要承担向劣后级讨要优先级资金的事情,处置较为麻烦,这相对于千分之五的业务费率而言,显得得不偿失。对于A股市场而言,如果包括伞形信托在内的大量杠杆资金遭遇强行平仓,又将加剧市场进一步下跌。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之所以伞形信托未见显著爆仓,信托公司较好的风控是重要原因之一。据了解,除了极个别信托公司,多数信托公司并不允许伞形信托子信托只持有单只股票。

在李阳看来,劣后客户的“高明”亦是伞形信托躲过一劫的重要原因。他透露,早在2013年下半年,产业资本通过伞形信托进入A股的迹象即已显现。他说,彼时,这些资金即以金融股为重点配置方向。

“那个时候,银行股、券商股的估值更低,到现在早就获利不少了,肯定能扛得住这次下跌。”李阳如是说。

更为重要的是,李阳发现,今年元旦后,这些资金开始减仓,而这种趋势一直在延续。华泰证券发布于1月20日的研报亦显示,今年1月以来,全市场产业资本增持45.15亿元,减持271.12亿元,净减持225.97亿元,其中减持非银金融金额为139.9亿元。

杠杆增速放缓

实际上,助涨助跌的杠杆资金的动向,一直牵动着包括监管机构在内的诸多市场参与者的心。在证监会此次规范“两融”之前,一则某地叫停新增伞形信托的传言便已开始流传。中国证券报记者经过多方求证后了解到,去年末,华东某地证监局曾口头表示,不建议券商做新增伞形信托业务。不过,在实际中,有些券商并未按照这一“口头建议”执行,但也有些券商同时收到来自其公司总部的同样建议。

川财证券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无论传言的叫停是否有实质性内容,能够确定的是,2015年杠杆增速会下行,否则更多实质性监管手段也会出台。中国证券报记者亦从多家信托公司了解到,伞形信托业务的增速正在放缓。一位证券投资信托业务信托经理透露,2015年以来,其公司的伞形信托业务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但下滑幅度较小,显示产业资金进入A股出现疲态。另外一家信托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亦透露,近期资金通过伞形信托渠道进入A股的特征是:产业资金在减少,更多的是个人客户。

值得注意的是,在证监会此次出手规范“两融”后,伞形信托被加强监管的预期亦随之升高,但对于李阳们而言,伞形信托目前仍是其业务重点之一。

“目前我们还没有收到相关监管政策。”李阳说。不过,他也承认,监管机构对伞形信托一直持不鼓励的态度。

[责任编辑: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