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BAT逐鹿影视圈意在补缺娱乐基因

BAT逐鹿影视圈意在补缺娱乐基因

中国证券报2015年01月17日02:41分类:新华社报刊

□ 本报记者 姚轩杰

继阿里巴巴、腾讯正式进入影视业务后,近日百度也正式建立电影业务部,不仅增加电影在线选座和购票业务,还参与影视投资,而目前正在影院热映的电影《重返20岁》就是百度投资的第一部影片。这也意味着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巨头全面加码电影业务。

三家公司在互联网领域深耕十多年,拥有强大社交、搜索、大数据等方面能力和资源。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影视娱乐成为一个重要流量入口,且高速发展的影视行业正处在黄金时期,潜力和机遇巨大。业内人士认为,BAT逐鹿影视圈,不仅是烧钱抢入口,更是在补缺娱乐基因,完善其生态圈,以保证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依然不被击垮。

近日腾讯公布了2014腾讯娱乐白皮书《重启中的娱乐时代》,其中对于目前娱乐行业的发展做了较为详细的解读,字里行间也透露着腾讯的娱乐动向。

“互联网新势力渗透到娱乐各业,与传统影视制作力量相抗衡;互联网公司参投电影、自制综艺节目与电视剧、举办线上演唱会———身份从推广平台转为内容制作商,从产业下游晋身产业上游;移动平台全面崛起,无论是看新闻听音乐还是欣赏影视节目,中国网民将目光从PC电脑屏幕,挪向了手机和PAD屏幕;90后成消费主流……”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腾讯,也适用于百度和阿里巴巴。三大巨头在娱乐行业的投资已走向“军备竞赛”阶段,生怕自己落在后面。

1月11日,阿里影业正式宣布由其主投的由梁朝伟主演的电影《摆渡人》全面启动。这是阿里影业自2014年8月由文化中国集团更名而来之后的首个电影项目。除《摆渡人》项目之外,阿里影业已购入《还珠格格》小说的电影改编权和电影《狼图腾》海外发行权等等。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商之一,阿里巴巴对电影开发还体现在数据发掘上。据悉,阿里影业将利用其大数据资源深度挖掘主流观影人群消费需求、消费习惯、人口统计学属性等方面信息,从而建立其精准化营销矩阵。

此外,在衍生品开发领域,阿里影业也将通过阿里大数据掌握电影用户对衍生品需求,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与阿里巴巴平台商家合作,利用商家经验来开发受众喜爱的衍生产品。

而百度成立的电影业务部将涉足垂直O2O领域电影票线上销售业务,以及开展部分影视作品投资。未来百度将利用自身优势业务,以PC和移动端搜索、百度地图和糯米团购为平台,通过加入社交互动和影评,结合大数据技术作为支持来完善电影产业布局。

拥有微信这一强大社交平台的腾讯,在2014年9月17日成立了影视业务平台“腾讯电影+”,并公布“腾讯电影+”首批明星IP电影计划,共有《天天酷跑》、《洛克王国》等7个知名IP将被陆续改编成电影。此外,腾讯早已布局电影片在线选座业务,微信电影票已占据在线选座一定的市场份额。

除了成立影视部门之外,BAT还不断将资本运作入股传统影视公司。去年阿里巴巴和腾讯分别斥巨资入股影视大佬华谊兄弟,其中腾讯出资12.8亿元认购约5155万股,阿里创投出资15.33亿元认购约6176万股。未来,百度也将步其后尘,投资影视公司。

不过,补缺娱乐基因并不会一帆风顺。例如阿里“娱乐宝”项目《魁拔3》票房未达预期;“百发有戏”第一部作品《黄金时代》预计票房在2亿元以上,但却遭遇票房滑铁卢,最终仅为5149万元,这都说明大数据预测票房存在瑕疵。此外,阿里入股优酷后,开发了优酷“边看边买”和土豆“玩货”体验的视频电商,但效果一般,这说明优土与阿里的磨合期并未结束。多位互联网人士认为,构建娱乐生态链是发展趋势,但互联网公司在此道路上还需继续摸索、试错,方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

[责任编辑: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