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市场动态 > 成长股弱市唱响“牛市欢歌”

成长股弱市唱响“牛市欢歌”

中国证券报2013年12月24日10:08分类:市场动态

在即将过去的2013年,尽管市场尚未看到趋势性牛市的“影子”,但以创业板、中小板为主导的结构性牛途却如火如荼地演绎着:IPO暂停导致成长群体稀缺,叠加结构转型带来成长股大受追捧,而经济下行且复苏乏力令蓝筹股阵营乏人问津。一言以蔽之,2013年充斥着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本报记者 龙跃

2013年,A股市场整体表现难如人意,两市主板大盘可以用节节溃败来形容。不过,在整体市场低迷的时候,结构性牛市却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小盘成长股在今年实现大幅上涨,笑傲全球股市,充分演绎了“转型无牛市,转型有牛股”的精彩。不过,伴随着支撑力量的弱化,小盘成长股也开始面临诸多挑战,2013年“奔牛”的后遗症或许需要在2014年“埋单”。

创业板领衔结构牛市

如果从传统意义的市场表征指数看,A股在2013年并未摆脱熊市阴影。截至12月23日,沪综指今年以来累计下跌了7.91%,深成指更是下跌了12.36%。显然,如果追踪主板指数,那么A股熊市压力仍然沉重。不过,在整体市场疲弱的背后,2013年却是近十年A股市场赚钱效应较高的年份,主要原因在于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在今年发动了一轮轰轰烈烈的结构性牛市行情

相对于主板指数的跌跌不休,创业板指数今年却大幅走强。截至12月23日,创业板指数今年以来累计涨幅高达74.10%,盘中创出1423.97点的历史新高。从全球股市主要指数看,创业板指数今年以来的涨幅仅次于委内瑞拉IBC指数(478.19%)和阿联酋DFM综指(98.76%),可谓笑傲全球资本市场。

实际上,创业板指数大幅上涨只是今年成长股行情的一个缩影。如果以30%以上的涨幅定义为牛市行情的话,则今年从行业角度看,几乎所有的代表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兴成长性行业均已经进入牛市格局。据WIND数据,在中信一级行业指数中,有7只行业指数今年以来的累计涨幅超过了30%,除家电和国防军工外,其余5个行业均为典型的新兴成长行业。其中,传媒、计算机和通信指数今年以来涨幅最大,分别达到了93.44%、65.14%和41.54%。

个股表现方面,结构性牛市体现的更为明显。统计显示,在全部A股中,今年以来有493只个股的涨幅超过50%,体现了鲜明的赚钱效应。其中,有152只个股股价实现翻倍。从今年的翻倍牛股看,体现出两大特征:一是创业板和中小板等小盘股占据了较大比例;二是TMT、环保、医药等新兴产业内股票大量走牛。

三因素造就成长股“奔牛”

从产生动力来看,2013年成长股的“奔牛”行情,并不能单纯归因为资金炒作。实际上,在创业板等成长股几乎一整年的上涨背后,具备以下三方面的推动力量:

首先,宏观经济转型提供做多基础。进入2013年,经济“保增长”的要求明显降低,取而代之的则是经济结构调整、淘汰过剩产能、金融领域去杠杆等一系列经济转型命题。在经济转型已经趋势性展开的背景下,新兴产业势必会在资源再配置中处于优势地位,中期愿景带来的短期良好预期是小盘成长股今年以来持续走牛的基础。

其次,新股发行暂停提升稀缺性溢价。对于小盘成长股的持续走强,市场供求也发挥了重要的影响。由于主板市场持续低迷,过去的一年,A股新股发行处于暂停状态,这直接导致以往新股上市节奏较快的创业板、中小板突然失去了供给压力,这使得此类股票的“壳资源”价值得到了明显提升。与此同时,由于新股发行暂停,新兴产业板块阵营也暂时停止了扩军,相应造成了已经实现上市的新兴成长股的稀缺性溢价逐渐走高。

最后,资金推动自我强化。在上面两大因素的支撑下,今年2月份开始,创业板等小盘成长股开始出现超额收益,从股市运行规律看,若支撑因素没有明显弱化,则上涨行情逐渐会进入一个自我强化阶段。可以说,不同类型资金对成长股的接力式参与,也是今年结构性牛市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不过,目前来看,支撑今年以来小盘成长股上涨的力量已经出现了明显弱化:一方面,新股IPO明年重启已经确定,这使得成长股的稀缺性溢价逐渐回落;另一方面,经过转型初期的强烈憧憬后,投资者当前情绪已经逐渐恢复理性,对于转型阵痛等负面因素的思考开始增多。此外,四季度以来部分成长股的大幅跳水,也显示在高估值压力下,资金推动式上涨愈发力不从心。

整体来看,2013年是属于小盘成长股的一年,由于经济转型的方向不会变化,新兴成长股未来仍将是市场超额收益最主要的贡献者。只不过,在经过一整年的“奔牛”式上涨后,成长股中泡沫膨胀、良莠不齐的风险也大幅凸显,并可能令不少2013年的结构性机会在2014年转变为结构性风险。

[责任编辑:穆皓]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