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EET新政推动企业年金“滚雪球”

EET新政推动企业年金“滚雪球”

中国证券报2013年12月18日02:11分类:新华社报刊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 郑秉文

企业年金规模有望破万亿

近期看,企业年金基金规模获得的“正能量”可大致匡算出来:比如,企业年金基金在该政策开始生效的2014年,假定新建企业年金企业的增幅保持不变,并假定2014年全国90%的企业职工缴费比例上调到4%,那么,以2012年某直辖市企业年金职工个人缴费的比例平均为工资的0.6%来推算,在2014年,“EET新政”(E代表免税,T代表征税)带来的额外缴费收入将达500亿元,如果按照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去年个人缴费182亿元)推算出来的1.2%计算,2014年带来的额外缴费为410亿元;如果按照二者平均值0.9%来推算,额外缴费将达440亿元。加上企业年金“正常”增长幅度将近千亿元,2014年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将增加1500亿元左右。在2013年“正常”的增幅基础之上,2014年底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将接近7400亿元。如果2015年各相关条件不变,年金基金规模将增加近1800亿元,于是,2016年有可能成为年金基金破万亿大关的重要里程碑。实际上,情况可能更乐观一些,因为经过2014年的“心理准备”,“EET新政”真正开始发酵应该从2015年开始。换言之,场外企业开始明显进入企业年金领域应该发生在2015年。所以,2015年破万亿大关也是有可能的。

   自2004年企业年金基金实行市场化投资运作以来,以2010年为界,即在金融危机之前,基金规模发展波动较大,增长令人堪忧。但2010年以来,增长趋于稳定,已连续三年每年大约增长千亿元左右,出现了令人兴奋的发展态势。

2010年之前,职工和企业参与率都较低,例如,2007年、2008年、2009年和2010年职工参与增量和企业参与增量都很有限,所以年金基金增长幅度不明显;而2011年、2012年、2013年的头两个季度数据显示,职工参与年金制度和企业建立年金制度的增幅很明显。例如,2011年有242万职工和7800家企业建立了年金制度,远远多于2007-2010年的平均增速,2012年又创新高,建立年金制度的职工有270万人,企业有9800家。由此看来,这几年,企业年金基金规模超长发展,主要得益于场外企业和职工的进入。

从理论上讲,企业年金基金增长的引擎有三个,除上述参加职工人数以外,另两个是投资收益率和工资增长率。从数据来看,以往工资增长的贡献率比较稳定,并且很明显,但投资收益率则十分不理想,贡献率很低。

于是,未来长期内,在年金基金三个增长引擎里,工资增长率必将随着GDP增长率的下调而逐渐下降,其贡献率的重要性有可能逐渐让位于投资收益率。重要的是,职工数量的增加即职工参与率的大幅提高,必将成为刺激年金基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即“EET新政”是驱动场外职工和企业融入年金制度的重要动力源。在这方面,美英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大陆法系国家的教训、近年来中国企业年金超长发展的启示,都阐释了一个规律,那就是,扩大企业年金参与率和普及率,这既是优化国民福祉的必经之路,也是繁荣资本市场的必由之路;或反过来说,凡是采取EET政策的国家,职工参与率和企业参与率越高,市场化的养老金替代率越稳定,养老金业越发达,年金基金在资本市场的作用越明显。

“EET新政”有助繁荣资本市场

长期看,既然EET税收模式对发展企业年金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那么对繁荣资本市场也必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103号文对发展企业年金和繁荣资本市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目前,企业年金的企业参与率还不到0.4%,城镇就业人口参与率不到7%,基本养老保险参与率不到10%,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例如,以美国为参照,其企业参与率大约是50%,经济活动人口参与率也超过了50%。其实,美国真正搭上企业年金的快车是从1974年通过的《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ERISA)开始的,至今只有40年的时间。正是在这40年里,积累型信托制的401(K)得以诞生、发展与腾飞。此前,非积累的DB型养老基金并没有多少积累,在资本市场也无足轻重。因此,确立EET税收政策的103号文之于企业年金,如同美国1974年的ERISA之于401(K),中国版401(K)浴火重生,将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进而大踏步走向资本市场。

其次,103号文将使中小企业在未来有可能成为建立企业年金的主体。自2004年两个部令发布以来,企业年金在央属大型国企已基本实现应建尽建,死角并不多见,地方国企和中小型企业逐渐成为未来建立企业年金的主体。例如,从前两年的数据分析来看,2011年新建年金的企业职工数量平均是310人,2012年新建年金的企业职工数量略有下降,平均是276人。这说明,近两年来,新建年金的基本都是中型企业。103号文为未来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降低了门槛,使之成为可能。当然,除了制订正确的税收政策以外,决策部门还要继续探索,制订可及性比较好、便捷灵活的配套政策,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加入进来。当然,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逐渐建立年金制度,还可摈弃“富人俱乐部”的形象。

再次,103号文为推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打下基础,使之有可能成为未来建立年金制度的骨干。多年来,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启而不动,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这里固然有一些其他原因,但是建立职业年金没有积极性、替代率降低后难以弥补、配套改革措施缺位,无疑是其中重要原因。按大口径计算,仅事业单位人员全国总计就将近3000万人,比现在建立企业年金的全部人数还多三分之一,且事业单位收入稳定,按当前的价格推算,每年年金基金的增量将达1500亿元,如果公务员改革也加入进来,将超过2000亿元,大约占当年GDP的0.5个百分点。

总之,103号文奠定的EET税收模式对推动资本市场建立养老基金“蓄水池”,进而对资本市场长期引入“养老基金流”,建立了一个畅通的“管道”。多年来,年金基金占资本市场比率太低且始终没有实质性突破,例如,2009年为1.04%,2010年提高到1.06%,2011年再次提高到1.66%,2012年还不到2%。其中,税收模式是一个重要原因。毫无疑问,当税收模式决定之后,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随着年金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年金基金就像一个雪球,不断滚动和壮大。在可预见的未来,按上述几个群体工资总额的9%(5%+4%)推算,基金增量每年至少相当于GDP的0.5个百分点,甚至可达1个百分点。这样,年金基金占比必将快速稳定增长,资本市场有望在此带动下逐渐走向成熟与繁荣。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