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史上最大金融操纵案“收网” 欧盟开出天价罚单

史上最大金融操纵案“收网” 欧盟开出天价罚单

上海证券报2013年11月09日04:12分类:新华社报刊

欧盟最快将在下月对包括苏格兰皇家银行、法兴银行和德银在内的多家银行处以数十亿欧元的罚款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陈其珏

经过两年多的“全球围剿”,涉及众多西方大行的Libor(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操纵案终于进入收网阶段。不管是从涉案的银行家数之多,还是监管部门可能开出的罚款金额之高,抑或被操纵标的潜在影响的资产规模之大,本案都堪称有史以来之最。

来自欧盟的最新消息称,由于涉嫌联合操纵作为全球重要定价基准的Libor和Euribor(欧元区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欧盟最快将在下月对包括苏格兰皇家银行、法兴银行和德银在内的多家银行处以数十亿欧元的罚款。

与此同时,从纽约到伦敦,东京到香港,各国监管和司法部门针对大行操纵外汇市场和抵押贷款证券违规交易的新一轮调查才刚刚开始。金融业为自身不当行为的“埋单”似乎还远未结束。

耗时两年的“全球围剿”

故事还要从两年前的春天说起。2011年3月,美银、花旗、巴克莱等十多家西方大行披露,已开始接受美欧日等地监管当局调查,由此,一个可能涉及全球数以百万亿计资产的惊天银行操纵大案逐渐浮出水面。

对上述大行的调查重点,是查明这些机构是否涉嫌在2006年至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操纵Libor(以及Euribor)。

Libor是全世界最重要的金融指标之一,全球有超过350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和公司债将其作为利率基准。英国银行家协会负责对该利率进行管理,每天从十多家银行搜集各行从美元到瑞典克朗等十种货币的拆借成本,得出的平均值就是当天的Libor利率,后者随即会被发往全球各地的交易室。

监管部门发现,在上报拆借成本时,部分银行存在相互串通、故意虚报拆借利率的情况。尽管数额微不足道,但却足以给银行带来巨额利润。

随着调查行近尾声,欧盟匿名官员近日向媒体披露,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最快将在下月对部分跨国银行开出巨额罚单。当局认为,这些银行涉嫌组成卡特尔,操纵两项重要的全球利率基准。

据透露,欧盟预计会在下个月宣布相关罚款决定。知情人士称,苏格兰皇家银行、德银和法兴银行将于下月支付罚款,了结相关指控。

此外,欧盟利率操纵案指控的对象还包括摩根大通、汇丰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等其他三家银行,后者也参与了和监管部门的谈判,但迄今仍拒绝在和解协议上签字。

“污点证人”巴克莱

欧盟消息人士称,此次当局对单家银行的罚款金额可达数亿欧元,对那些被认为情节严重的大行,罚金更可能接近10亿欧元。即便不算摩根大通等三家银行,预计此次Libor操纵案的罚金也将打破欧洲的反垄断纪录,之前欧盟针对卡特尔的最高罚款约为15亿欧元。如果欧盟针对上述所有6家银行都处以最高罚款,罚款总额将突破50亿欧元。

平安证券(香港)资产管理部董事总经理陈至勇对上证报记者说,如果有“联合”或是“操纵”的具体事实,这样的案件当然很严重。“就好像你进赌场,却发现被庄家坑杀。许多衍生产品都和Libor挂钩,如果Libor被操控,一般投资人肯定是只输不赢。”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欧盟指控的银行中,原本也包括巴克莱。不过,由于此次Euribor案调查的很多有力证据是由巴克莱提供的,所以,该行最终被免于处罚。

根据欧盟的反垄断法,违规企业将最高被处以相当于其年收入10%的罚款。而那些自愿充当“污点证人”、揭发自己所在的卡特尔的相关违法信息的公司,将得到罚款减免的优待。

只是冰山一角?

尽管从涉案规模以及调查和处罚的力度来看,此次Libor操纵案都堪称惊人,但这似乎还并非全部。除了Libor操纵案,西方银行业最近还频频被各种丑闻所困扰,从操纵外汇市场,到不当销售抵押贷款证券和其他产品,甚至是为黑社会洗钱等等。

“金融业向来讲究信用,但是金融海啸以来人们却一再发现,正直已经被高额奖金所迷惑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国际投资界人士告诉上证报记者。

就在官方对Libor操纵案的调查行将告一段落之际,不少国际大行又卷入了一宗新的市场操纵案件。

美国司法部近日证实,其刑事和反垄断部门正对银行可能操纵外汇市场的行为展开调查。之前,英国、瑞士以及日本等地的金融监管机构也已展开类似调查。尽管调查还处在早期阶段,但银行业和法律界人士称,这一调查最终可能导致的处罚金额不会低于Libor案。

另一方面,来自民间的诉讼预计也会不断涌现。今年9月,两个意大利消费者组织就指控称,一些大行对Euribor的操纵,间接使得意大利数百万户家庭的按揭成本凭空多出了约30亿美元。上个月底,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巨头房利美起诉全球9家主要银行,称后者对Libor的操纵给其造成8亿美元的损失。

上述投资人士表示,监管部门开出的类似重罚,或许在短期内会影响银行股价,但也仅此而已。至于银行业会否从中吸取教训,从此“遵纪守法”,恐怕还是未知数。“一收就死,一放就乱,放诸四海皆准。”他对此不无悲观。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