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白宫“关门”折射美国经济深层困境

白宫“关门”折射美国经济深层困境

中国证券报2013年10月09日03:01分类:新华社报刊

□刘海影

美国政府与反对党因治国理念之争导致政府关门,历史上,类似状况时有发生。一方面,不同意见的冲突调和是实现对政府的制约的必要措施,不仅不应视为美国经济社会体制的弱点,反而可视为美国长期竞争力的来源之一;另一方面,这一事件对美国经济前景笼罩了额外不确定性,反映出美国经济与社会的深层次困境。

美国经济的三大核心问题

2013年,美国经济可能继续其弱复苏轨迹,依据最新数据更新模型,美国经济今年增速预计约1.5%左右,表现难称乐观。这可以归结于美国经济的三大核心问题及其产生的三大后果。

从中期角度观察,美国经济核心问题有三。首先,过剩产能居高不下,目前美国产能过剩率约23%,而历史均值大约为18%,繁荣期为15%左右。这可以看出2009年以来,美国经济复苏的确不同于以前的历次周期,经济复苏并未令过剩产能出现有效缓解。

其次,美国经济杠杆率仍旧过高。简单而言可以把债务看作是过剩产能的金融映射。所谓债务,即未来需要兑现的支付承诺;所谓资产,即能够带来未来一系列收益流的设施设备。负债者依靠后者提供的未来收入流兑付未来的支付承诺。投资的资金来源可以是内源式的,即依靠企业盈利或者股东投入,也可以是外源式的,即依靠各类债务工具。如果投资没有产生预期的收益,企业就可能不得不更加依赖外源式融资。如此,超过一定阀值之后,过剩产能与债务规模呈现正相关关系,即过剩产能越高,债务规模越大。从1982年至今,美国经济一直在加大债务杠杆,2009年之后金融部门与居民的减杠杆被政府的加杠杆近乎抵消,杠杆率仍旧高企。

再次,美联储通过QE压低国债收益率,却无助于降低信用风险溢水,目前该指标约2.8%,而其历史均值为2%,繁荣期为1.5%,萧条期为3%。换言之,目前的水平仍旧徘徊在以前衰退时期的水平,美国经济体内在风险仍旧过高。

增长内在动力不足

在经济复苏行进了4年之后,上述指标都远高于正常周期中经济复苏阶段数值,体现出美国经济纠正资源错配过程漫长,增长内在动力不足,并由此产生了如下三大后果。

首先,就业市场不景气。企业投资与雇佣步调缓慢,这固然有助于生产率提高与利润提升,但无助就业扩张。目前美国GDP比2008年高点扩张3%,但就业岗位却收缩了2%。危机期间丢失850万个工作岗位,目前恢复了600万个,仍旧差250万个。美国失业率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可能都难以降低到7%以下。美国生产率上升、企业盈利表现强势,也可以视为就业疲弱的自然结果,其积极意义不应过分高估。美国的技术创新(如页岩气等)也仅有局部意义,不足以决定经济大局。

其次,货币政策失效。美联储扩张自身的资产负债表,但无力阻止货币供应量增速的下滑。过剩产能高企、发展空间不足、风险溢水维持高位、缺乏革命性技术突破,令企业贷款需求疲弱,货币供应量增速在2013年约为6%,明后年可能不足3%。按照内生货币理论,货币是经济主体扩张相互间支付承诺的结果,后者取决于经济前景、投资回报率与风险溢水等变量,并不能由美联储人为操纵。

金融危机期间的第一轮QE应被视为伯南克此生最高成就,以创造性手段践行了中央银行“最后交易商”职责,防止了金融体系的自我毁灭,功绩可以载入史册。第二轮、第三轮QE逾越了央行的职责,试图以货币操纵达到经济繁荣,其努力是无效的。后代学者将会判定,这两轮QE不应该实施。如果美联储以CPI与失业率作为退出QE的硬性标准,那么,按照我们模型的预测,退出QE的条件到明年都不会被满足。从理论上讲,美联储其实应该尽快退出,如此形成的两难将会不断折磨投资者的神经。

第三,财政政策失效。奥巴马政府5年执政令美国债务率大幅飙升,屡次触及债务上限,继续大幅刺激的空间严重不足。预测美国赤字率将会持续下滑,国债存量增速在2013年约为6%,明后年可能降低到GDP名义增速或之下。换言之,美国政府被迫逆转其加杠杆进程。

两党理念之争固然是本次政府预算危机的导火索,但深层次原因在于美国社会对于政府债务规模及其用法产生了分歧。奥巴马视医保法案为其个人政治成就,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美国人不愿意为此买单,而事实上美国政府债务占GDP比例早已大幅高于和平时期的正常值。根本上,政府靠寅吃卯粮来支撑越来越大的开支,并不有利于美国经济长期健康。英国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曾经论述,美国纳税人数少于选民人数,代表选民利益的政府不断强化对纳税人的权益侵蚀,是其和平时期债务持续飙升的根源,这对经济社会运行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挑战。美国将如何解决这一困境?全世界都在等待答案。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