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要营销手段还是用户体验?

要营销手段还是用户体验?

中国证券报2013年09月14日02:01分类:新华社报刊

□本报记者 李阳丹

小米3和iphone5s的发布不约而同地选在9月,加上在柏林召开的IFA 2013将有三星、索尼、松下等公司展示最新科技产品,这些让这个9月看起来更像是电子产品的换新季。产品成为众多业界人士的话题中心,各路产品谍照充斥着诸多IT论坛,粉丝们对产品外观的关注似乎远远超过对产品用户体验的憧憬。然而最终决定产品命运的仍将是用户体验,如果产品的使用体验差强人意,再好的营销手段也敌不过用户口碑的毁灭。

当前,IT产品的竞争愈发激烈,不论是实体电子产品还是诸如微信、易信这样针尖对麦芒的应用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在加快,用户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来自分析公司GFK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13年智能手机销量在全球范围内将接近10亿大关,这个数字比2012年上涨了37%。

在竞争的压力下,“谍照外流”之类的噱头足以为新产品吸引一众眼球,进而增加关注度,如果后续转化率较好,最终将形成一定量的用户数。即便“高傲”如苹果也对此类招数就范。曾经对新品发布当作一级机密严防死守的苹果,近两年在其新品发布之前总能有人将其谍照曝光,预热新品发布。

小米则是产品营销的高手。不管是其低价、饥渴营销,还是预售以及定位发烧友的策略,都给小米产品及自身口碑带来可观的价值。近期,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证实,小米已经完成新一轮融资,整体估值达到100亿美元。按照此前雷军披露的数据,小米2013年上半年共售出703万台手机,上半年营收已经超过去年全年达到132.7亿元,同比增长140%。雷军还预计小米今年营收将达280亿元,最快201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000亿元。

不过,小米整体成功的背后却难掩一些薄弱环节。早在2011年小米发布新产品时,就有业内人士直指小米对售后这一重要环节的忽视。从整个小米的营销来看,对售前的功夫下得很足,然而小米售价看似低廉的背后,一是通过预售打了硬件价格的时间差,二是对售后保障建设的不完善,而这些都会让小米的用户体验大打折扣,在热闹的营销大戏之后,留下一地鸡毛。

用户体验是什么?是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的纯主观的感受。营销大戏再热闹,那都是做给客户看的,只有产品到手,真正体验过后,才能建立起完整的对产品甚至品牌的感受。一位曾经痴迷小米的米粉在一次糟糕的维修体验后愤然转向三星,足见用户体验对品牌形象的影响力不可小觑。有业内人士指出,糟糕的用户体验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炸毁整个品牌。

易信的匆忙上线,也因其用户体验的不如人意而被百般诟病。按说易信的后发优势非常明显,有了微信从1.0到5.0的用户习惯培养,加上其免费策略,易信一出生就以“挑战微信”的噱头引起不少关注。

根据速途研究院的分析,从百度指数看,8月17日前关于“易信”的搜索指数都不过1000,8月18日,上线前一天,搜查指数为1748,8月19日发布日当天搜索指数达到59403,8月20日持续发酵,“易信”的搜索指数达到了巅峰88815,从8月21日关注度有所回落。截至8月21日,易信已经有上百万次下载,但日下载量随后有所降低,而易信产品也遭到了用户的吐槽,例如短信发送的时滞问题,朋友圈匿名评论被恶搞等,易信方面则回应称“没准备好”。或许真正没有准备好的正是其对用户体验的重视。

相反,微信在保护用户体验上一直步步为营,甚至有些过分小心。众所周知微信有不少功能都没有出现在官方的介绍中,需要用户自行探索和相互传播。这一方面增加了用户对微信使用的趣味感,同时也是其对一些不成熟的功能进行保护性开发的措施。

微信5.0刚上线,其主打的支付功能却被深埋,只有先有了实实在在的支付需求,才能够找到支付功能中最关键的添加银行卡功能。而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一设计的原因在于,目前支持微信支付的公众号并不多,微信支付过早开放将导致用户体验不佳。实际上,不论是朋友圈发送纯文本功能,还是最近被挖掘出来的“faxinxi.la”,都是保护用户体验的佐证。

什么是真正好的用户体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在自动取款机上取钱时,机器发出的数钱声都令人倍感安心,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那是纸币在点钱的齿轮上滚动,然后被送进取钱槽的声音。事实上,数钱声被刻意添加进取钱流程,从扬声器里播放出来,只是为了告诉你“放心,钱来了”。

而糟糕的用户体验,则可能让售前的所有营销努力白费。甚至有人认为,在失败的用户体验面前,成功的营销反而更像是一个自己挖下的大坑。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