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银行理财固定收益类份额将降低“基金化”产品有望成主流

银行理财固定收益类份额将降低“基金化”产品有望成主流

中国证券报2013年08月24日03:41分类:新华社报刊

□本报记者 毛建宇

由和讯理财、君领财富联合发布的《中国财富管理报告(2013-2014)》预计,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整体趋稳,“月末收益率冲高”的现象会更加明显。

专家认为,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银行理财市场格局或重塑:目前占市场份额较大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份额将出现降低,以真实投资资产收益为基准、按净值方式分配的“基金化”理财产品将成为主流运作模式。

西南财大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翟立宏认为,存款利率放开后,存款利率上浮会削弱固定收益率产品的吸引力。随着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渠道的日渐拓宽,投资标的创新更加丰富,固定收益类产品份额将会降低。未来通过嵌入衍生合约实现风险充分披露和转移的结构化产品,以及投资于资产证券化等创新投资标的的理财产品,将成为银行理财的发展方向。

普益财富研究员曾韵佼认为,存款利率放开后,居民投资理财的选择面会进一步放宽,目前备受市场青睐的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的银行理财将受到存款、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冲击。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会逐渐改变银行理财市场的格局,投资者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类投资产品时,需要更专业的判断。

翟立宏介绍,监管部门明确要求理财产品“单独建账、单独管理、单独核算”,为银行理财产品基金化埋下伏笔。

商业银行而言,“基金化”的理财产品可以采用理财资金与资产(资产组合)的“一对一”(“一对多”)模式,产品净值由所配置资产的收益确定并定期公布。按照投融资的方式进行资产管理,投资收益与风险完全由客户承担,使商业银行彻底摆脱“刚性兑付”风险,推动理财业务回归资产管理本质。

   曾韵佼表示,利率市场化后,金融产品的定价高度市场化,其公允价值更容易获得,各类资产的收益率曲线也将更加完善。在投资过程中,单独核算每只理财产品所投资资产的价值,实现风险与收益的灵敏、及时反映,是银行和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共同诉求,“这就要求实现理财产品的基金化。”

目前市场上开放式、周期型的银行理财产品,可以看成是理财产品基金化的雏形。各大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都推出了投资标的不同、开放周期不同的理财产品,逐渐完善开放式产品的产品线。对投资者而言,购买基金化的银行理财产品,不仅能在流动性方面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投资过程和收益分配方式的透明化,有利于其构建适合自身需求的投资组合,实现财富增值。

“在会计核算清晰、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关系明晰后,产品投向明确、以真实投资资产收益为基准、按净值方式分配的'基金化’理财产品将逐渐取代'资金池’,成为今后银行理财产品的主流运作模式。”翟立宏说。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