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小盘股的迷思

小盘股的迷思

中国证券报2013年08月17日02:02分类:新华社报刊

□本报记者 江沂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的业绩明显领先于私募、券商资管等部门,截至8月15日,今年收益最高的公募基金已为投资者带来65%的收益,而收益超过40%的公募股票型基金共有14只,这一收益率在全球的投资基金中也处于领先地位。而这些引人注目的业绩则要归功于中小板、创业板屡创新高的股价,特别是环保、TMT、医药、传媒等板块,给重仓的基金经理丰厚的收益。但从近两月看,小盘股对基金业绩贡献度在下降,是继续坚守小盘股的高地,还是调整组合中重仓股配置,不仅将影响基民的收益,也将影响市场下一步的走向,而据笔者观察,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在小盘股投资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迷思。

迷思一,公司研究员配置向小盘股倾斜,权重股人员配置严重不足。

笔者在对基金公司的拜访中发现,由于小盘股行情持续已达半年,很多基金公司对小盘股的人员配置临时加大,如TMT、环保等行业,以往可能由其他行业的研究员兼任,但是今年以来,很多基金公司不仅招聘专人负责,有些行业还实行小组制,以求全覆盖,另外,基金公司不约而同地组建专门研究小盘股的团队,加大研究力度。与此相反的是,市值占比很大的有色、钢铁、交运等行业则不再受到重视,行业研究员离职后,有些公司不会立刻补充人员,长期任由其空缺。

这样的模式在小盘股行情持续一整年的2010年,也曾经出现过,但千万不要忘记,在2010年四季度,因为美国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推出,有色等资源股曾出现持续的反弹,一些公司被杀个措手不及,因为有些行业根本没有持续跟踪,基金经理只能望股兴叹。

迷思二,右侧投资致筹码过于集中。

从目前一些中小盘股的大股东列表看,公募基金扎堆现象十分明显,有基金经理戏称,一些中小板创业板股票,已成了“白马股”。特别是一些市值超百亿的股票,因为收入的持续增长,挖掘这只股票的基金愿意持有很长时间,而更多的是在右侧进来的基金经理,他们也乐于抱团取暖。有基金经理坦言,买中小盘最喜欢这种白马股。但近两年来,黑天鹅事件频现,其中不少正发生在这些筹码集中的白马股身上,耐人寻味的是,往往在右侧追高的那些基金经理,是最沉不住气的,他们急着卖出股票的心理,往往酿就了踩踏事件。

迷思三,同门基金参与过多。

另一个跟集中有关的话题是,同门基金持股重合度很高,一些公司在研究员挖掘牛股后,旗下基金前赴后继参与,短时间容易出现公司业绩遥遥领先的喜人局面。但从过往的经验看,同门基金过于集中的持股,长期效果并不好,特别是一些公司挖掘的独门股,一旦公司基本面发生变化,想要短时间规避风险,减少筹码,在市场上也很难找到对手。也有的公司则采取筹码分散,集中攻打某一个行业的做法,这样的操作模式则在板块轮动中容易由盛转衰,同样存在回头太难的问题。

有基金经理称,今年的行情,与2010年高度相似,但在大胆布局小盘股,收获丰厚的同时,也必须充分考虑组合未来所面临的风险,毕竟减少回撤也是投资的一个重要工作,从过往获得勇气的同时,也千万别忘了过往的教训。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