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上市公司 > 上市公司是为股民负责还是为银行打工?

上市公司是为股民负责还是为银行打工?

腾讯财经2013年08月06日16:20分类:上市公司

核心提示:最近5年,上市公司似乎越来越热衷于购买理财产品。而在理财盛宴中,股民成了“提款机”,银行才是最大的赢家。

最近5年,上市公司似乎越来越热衷于购买理财产品。而在理财盛宴中,股民成了“提款机”,银行才是最大的赢家。

翻看近年的相关数据,2008年和2009年,仅有3家公司发布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公告;2010年这一数据上升到20家左右;2011年超过90家,增长了近四倍;2012年再度翻番,达到200余家;2013年仅上半年上市公司发布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多达300份,涉及公司近200家,滚动投入最大资金量约超过800亿。

而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理由都是“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而这些用于理财的资金也就是上市公司的闲置资金,而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国内各行各业普遍资金紧缺,大量企业甚至不惜转向高利贷,为何偏偏这些上市公司不差钱?原因很简单,一是超募资金实在太多了,多得不知道怎么花,二是利用自身上市公司的融资平台优势低成本融入资金。

按照有关规定,上市公司理财资金只能是自有资金,使用信贷资金和募集资金都是不允许的。但上市公司总有办法将募集资金和信贷资金转化为自有资金,从而绕过监管。冒着违法违规的风险去理财如果真是为了股东着想也就罢了,而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竟然低于普通投资者所购买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这就不那么正常了。

按照正常逻辑,金量越大,收益率越高。上市公司如此庞大资金理财收益率反而不如普通投资者,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银行吞噬了其中的利润。在中国,有个抹不掉的现实是,上市公司和银行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中间掺杂着各种人情和利益。如果上市公司要破产了,银行出来帮忙,银行有困难,上市公司必然要出力。而且都是股民买单,上市公司何乐而不为?

投资者之所以购买上市公司股票是看好公司的发展,而如果上市公司拿广大投资者的钱去做理财,投资者无疑成了上市公司的提款机,以“理财”之名行“利益输送”之实,上市公司是为股民负责还是为银行打工?

[责任编辑:邹晨洁]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