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股 > 重启IPO:能不能让挑战变成契机?

重启IPO:能不能让挑战变成契机?

上海证券报2013年07月24日08:57分类:新股

核心提示:重启IPO一拖再拖总不是办法。现在就看我们到底能不能让回报投资者成为IPO改革的核心和IPO重启的前提。假如有了这个前提,那沪深股市数千万投资者就不会害怕IPO重启,市场也会积聚起足够的承受力。

⊙郁慕湛

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赴银河证券专题调研,听取银河证券汇报H股上市情况,以及对资本市场的建议意见。报道说,此次专题调研未涉及银河证券A股上市事宜。与此同时,近日有券商被监管层要求填写保荐企业财务信息反馈。拟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有效期是半年,即使延长也不过是7个月,而目前80多家已过会企业中,大多数公司的财务数据还是截至2012年底的。如果本月底这些已过会的企业新股不能发行,那么IPO重启势必再要向后延迟,已过会的拟上市企业也必须重新填报最新的财务数据。

将上述两个消息联系起来,可以推断出沪深股市的IPO不会很快重启。也正是IPO重启将延迟,使市场资金面压力减轻,成为昨日大盘猛涨的原因之一。

一再挪后IPO的重启,监管层的主要考量,当然是为了根本改善并且提振中国资本市场。可是,在现有证券法的框架下,IPO的审核权、新股的发行条件、发审委制度都不可能大改。换句话说,除非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证券法相关条款,新股发行制度没出现根本性的改变。按目前的改革方案,证监会已在一定程度上触动并打破了行政审批的特权,这已很不容易了。

A股在熊市下运行已六年了,而眼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很大,这样的基本面决定了行情不可能持续走强。而目前已过会但尚未发行的企业共有83家,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为600亿元。以当下的市场心理,这83家上市企业筹资600亿的规模短期之内涌入市场,A股大盘恐怕是难以招架的。这可能是监管层一再推迟IPO重启的又一重要考量。

而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很大的形势下,各企业的经营势必会发生较大变化。即使那些已过会的等待新股发行的企业,也难保都能挺住。要知道在这些已过会的企业中,属传统行业的超过二成!延迟重启IPO,重填过会企业的最新财务数据,可能会淘汰若干拟上市的企业,减少重启IPO上市企业的筹资规模,减小对市场的冲击力度。但IPO一旦重启,不可能马上关闭闸门。第一批已过会的是83家企业,后面排队的有700多家。重启IPO对A股市场的资金压力是注定的。

根据目前证监会对新股发行制度所作的改革方案,相当程度上限制了上市企业恶意圈钱。反过来,在当前的市况下,尤其是中小股民因一再“被圈钱”早已成了惊弓之鸟,在这种市场心理支配下,新股发行价格很可能达不到合理价位。从这个角度来说,重启IPO固然会冲击现有的A股市场,可现有A股市场同样也阻碍了IPO的重启。

证券法若能修改,从法律上来保证新股发行的公开公正公平,这当然好。可人大修改法律程序复杂,各方利益的激烈博弈是个很长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而A股市场新股发行事实上已暂停了将近8个月。IPO的暂停,虽然暂时稳定了A股市场,但长期停止IPO是不正常的,这非但不能持久地稳定资本市场,而且会使A股市场变得死水一潭。

笔者由此不禁想到,IPO若能在巨大的市场下重启,能受到足够的约束,未尝不是好事。起码这要比中小投资者“被圈钱”要好得多,因为无论如何这总是在重建市场的信心。而且,目前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方案,新股在业绩真实性、成长性等方面均有保障,完全可能在随后收益率会出现反弹,从而带动大盘触底反弹,进而使IPO重启成为扭转A股市场长期萎靡不振的契机。

因此,重启IPO一拖再拖总不是办法。现在就看我们到底能不能让回报投资者成为IPO改革的核心和IPO重启的前提。假如有了这个前提,那沪深股市数千万投资者就不会害怕IPO重启,市场也会积聚起足够的承受力。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人)

[责任编辑:李澎]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