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6月M2增速降至14.0% “去杠杆”政策效应渐显 M1同比增长9.1% 比5月末低2.2个百分点

6月M2增速降至14.0% “去杠杆”政策效应渐显 M1同比增长9.1% 比5月末低2.2个百分点

上海证券报2013年07月13日04:11分类:新华社报刊

金融热逐步消退,经济冷更明晰地浮现。在这种背景下,从高层的表态看,货币政策必须保持稳健,即不因经济增速放缓转向宽松,也不因当前一时货币增长较快而转向紧缩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枫林  

央行1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尽管6月的信贷数据不低,但是货币供应量增速和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却在5月回落的基础上加快下滑至一段期间内的低谷。

这反映在相关部门的主动调控、去杠杆后,“金融热”开始逐渐退去。而资产泡沫消减后,目前经济运行中的疲弱之势从金融数据中更明晰地浮现出来。下一阶段,在稳增长与调结构的两杆大旗之下,货币政策会维持稳健,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

去杠杆致金融数据“退烧”

6月份新增信贷为8605亿元,同比少增593亿元,略高于市场预期均值。但是更为重要的货币供应量以及社会融资规模,则从高位继续回落,显示央行的金融去杠杆正发挥作用。

当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0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7427亿元,创下去年5月份以来的最低值。刨除信贷融资后可发现,非信贷融资规模仅1795亿元。

其中,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净融资萎缩得最为厉害。上证报记者初步统计,6月企业债净融资仅占社会融资规模的不到6%,而前一个月占比尚为18%。这无疑与4月以来持续的债市整顿去杠杆、5月底以来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息息相关。

而这带动了货币供应量增速明显低于预期。6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4.0%,比5月末低1.8个百分点,创下今年以来的新低,也愈来愈逼近年初制定的13%的参考值。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外汇占款增长低迷、公开市场投放力度不大、财政存款下放不多等因素共同促成了6月货币供应增速下降。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受对跨境资本流动监管收紧及此前银行间市场利率波动影响,流动性较之前趋向紧缩。

货币政策平衡稳增长、调结构

金融热逐步消退,经济冷更明晰地浮现。6月份狭义货币(M1)增速下降得比M2更快,其同比增长9.1%,比5月末下降2.2个百分点之多,反映了实体经济的疲弱之势。

上证报记者近日在浙江调研时也发现,目前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堪忧,对信贷的有效需求在进一步下降,完成监管层所制定的“两个不低于”目标尚有难度。

可以说,稳增长的任务依旧艰巨。而与此同时,调结构也是当下的迫切任务,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金融要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在这种背景下,从高层的表态看,货币政策必须保持稳健,即不因经济增速放缓转向宽松,也不因当前一时货币增长较快而转向紧缩。屈宏斌就预计,未来货币条件会保持相对平稳。

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总量调控方面将维持中性,这意味着央行在货币市场需要的时候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的多种工具提供流动性,以维持市场的平稳运行。

连平预计,下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将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可能达17万亿至18万亿。而存款压力仍会限制信贷投放,预计全年新增贷款约8.5万亿至9万亿。

但是市场也有一些声音认为,目前货币应该适当松一松。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指出,现在应该让货币条件松一些,才能提升信心,提高货币流通速度,从而激活货币存量。一旦流通速度提高了,今后就可以用更小的货币增量来支持同样的经济增长。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