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记者观察发展期市盘活“广义存量”

■记者观察发展期市盘活“广义存量”

中国证券报2013年07月08日02:22分类:新华社报刊

□本报记者 胡东林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改要义之一,眼下正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具体的一个举措,“国十条”提出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完善期货市场建设,稳步推进期货市场品种创新,进一步发挥期货市场的定价、分散风险、套期保值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期货业做好自身健康发展的功课外,也要求我们开动脑筋,更加注重期货和包括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在内的各种市场形式的协同发展。

了解金融常识的人都知道,期货是集商流、物流、信息流、现金流于一体的交易平台,其价格发现、套期保值、提升流通、提高信息透明度的功能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应当说,这些特性中远期市场都已不同程度具备。中远期交易介于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之间,从理论角度看是现货交易的一种,尽管它在某些品种上弥补了期货市场的空白和功能的不足,但其生命力和出路依然在于它和现货市场紧密关联。如果物流系统建设跟上,同时严守保证金等风控要求、大幅提高交割率,这一市场甚至有希望在相当程度上取代现货市场。

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人们往往将其理解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产业升级转型的支持,也就是金融资本对于产业资本的输血和引导。然而有必要指出,金融的范畴绝不应仅限于金融资本。包括期货和规范的大宗商品电子市场在内的高级交易组织形式,因其源于现货、高于现货而又服务于现货的基本属性,以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资金流、商品流,毋庸置疑成为现代社会的金融内涵之一。从这个角度出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显然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刚刚出台的“国十条”显然已意识到期货与实体产业紧密相关的属性,从其提出的具体要求来看,有关方面也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了超出以往范畴的认识和安排。虽然字面上只提到期货市场,但向大家传递了利用高级的交易组织形式来集中、盘活社会资源,进而服务实体经济的信号。为此,我们有必要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

其一,切实形成与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即中远期市场)的良性互动。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市场不是单一和孤立的,而是多层次和紧密衔接的。传统的现货市场是金字塔根基。期货市场诞生在发达的现货与中远期仓单市场上,是市场的一种高级组织形式。中远期市场又是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整个金字塔体系的塔身。中远期市场一般诞生于商品生产地,或是依托现货贸易集散地而产生发展起来,交易品种也大多和区域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交易完成延期的角度看,中远期市场和期货市场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更重要的是,中远期市场因分布广、品种多的特征,在专业性、细分化市场领域将触角延伸到期货市场未能覆盖的品种,完善了多层次的市场体系。规范发展的中远期市场可以为期货市场培育上市品种、培育市场和培育投资者。二者竞争中有合作,而且合作互补的因素大于竞争,是共赢的关系。

其二,敢于创新和突破,盘出社会存量资源成为期现货市场发展的增量资源,推进市场机制导向、服务实体产业的功能发挥。如果说从银行等机构的角度看,中国金融需要“搅局者”和鲶鱼效应,那么从交易层面而言,中国金融更需要一种类似战略投资和利益攸关方的加入来求得进一步“破局”,以优势互补实现“1+1>2”的效果。

显然,金改之下我们可以盘活的存量完全可以不限于货币和财政,至少对于期现货服务实体经济的探索而言,跨行业、跨企业的各种社会力量都可以作为一种可供利用的资源。而除了现货层面的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可以如此,即便是要求更为严格的期货交易所,其在从会员制向公司制改革转型中,也可以秉此思路调动、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服务。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