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行业掘金 > 互联网女皇称可穿戴设备将成明星概念股掘金

互联网女皇称可穿戴设备将成明星概念股掘金

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06月23日11:34分类:行业掘金

部分市场分析人士表示非常看好可穿戴设备的景气度

回顾近期的资本市场,恐怕没有什么概念比“可穿戴设备”更火热,因为生产了一个可穿戴的计步器,概念股九安医疗(002432.SZ)5月大涨124%,秒杀其他上市公司;6月,美国可穿戴心脏检测医疗设备商CardioNet(BEAT.O)13个交易日走出107.17%的涨幅。

屡被炒作的可穿戴设备并非仅局限于医疗设备领域,包括谷歌眼镜、苹果手表和其他互联网巨头的可穿戴产品也频频被提及,让可穿戴概念涵盖好几个不同的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分析人士称,从目前的时点看,掘金可穿戴设备,还得从细分产品看起。

解密“可穿戴”

“‘可穿戴’只是媒体为了方便读者理解而给相关电子产品取的名字,我们不应该把目光聚焦在‘可穿戴’这3个字上,而应该更多地去关注每一个可穿戴产品本身。”一位持续关注可穿戴设备发展的投资者杨先生对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财商》记者表示。

确实,在目前的可穿戴设备市场,产品五花八门,如果仅以“可穿戴”这3个字就把所有产品归于一类,那么研究逻辑将无从谈起。

回顾一下近期被热炒的可穿戴设备,关注度最高的可能是谷歌眼镜和苹果的iWatch,而包括三星、英特尔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抢滩这一市场。在医疗保健领域,可穿戴计步器等产品发展得如火如荼。CardioNet出售的可穿戴心脏检测医疗设备,可根据用户反馈的数据在后台提供心脏健康状况监测与数据分析。

消费电子产品一直沿着智能性和便携性两个维度发展。过去几年,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智能性维度,设备从功能型开始向智能型转变,智能手机的发展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而在智能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市场又把便携性提上日程。谷歌眼镜的发布、iWatch的提出,让消费者的目光聚集在电子设备的可穿戴性上。

有报告显示,用户平均每天触碰手机150次,而可穿戴设备能解放双手。用一种比较通俗的说法,这么多可穿戴设备的推出,其实无非是看准了消费者快速获取数据、快速分享内容和高效保持社交联系的需求,为的是通过可穿戴设备摆脱传统手持设备并获得无缝的网络访问体验。

在近日举行的D11: All Things Digital大会上,科技行业的巨头们对可穿戴计算设备的前景展开了激烈讨论。“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表示,可穿戴计算设备将成为互联网发展“第三个周期”的“明星”。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则表示,可穿戴计算设备可能会成为该公司产品线中“另一个重要分支”。

健康消费和电子消费多线掘金

回顾CardioNet 6月份的暴涨历程,原因在于6月10日公司宣布与美国联合健康保险公司签订三年的协议,联合健康保险将采购大批公司产品供其医保客户使用。市场预期,向可穿戴健康设备渗透的电子股,以及正在进行移动化创新的医疗设备股,未来有望受到追捧。

而在此逻辑下,国内市场相关个股有九安医疗、丹邦科技(002618.SZ)、达华智能(002512.SZ)等公司,5月股价表现可谓气势如虹,丹邦科技涨幅69.43%,达华智能涨幅21.46%。

在消费电子领域,包括Google眼镜和iWatch基本遵循了前沿电子消费品的投资逻辑。光大证券分析师蒯剑认为:“可穿戴设备的外在形态完全不同于智能手机等传统硬件产品。智能眼镜侧重于光学方面的创新,智能手表是智能手机的缩小版,并加入更多传感器以读取人体脉搏等信息,部分厂商也可能在腕带处采用柔性化硬件设计。此外,智能眼镜+手表的硬件组合也需要两个产品之间频繁的信号互联,势必增加对无线模组的需求。”

在此逻辑下,原本受益于前沿电子消费品的概念股则继续受益,包括水晶光电(002273.SZ)、环旭电子(601231.SH)、歌尔声学(002241.SZ)、共达电声(002655.SZ)等公司。

而有外媒近期撰文指出,可穿戴设备的崛起,可能颠覆苹果和Google在移动设备市场的主导地位,但要大规模推广这类设备,续航能力时间更久的电池技术就成了关键因素,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电池技术的发展缓慢,这限制了可穿戴设备的应用。

资料显示,Google眼镜配备了一块不可拆卸式的单芯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其容量仅相当于750mAh。而在消费电子专用电池领域,亿纬锂能(300014.SZ)作为国内电子烟用锂离子电池龙头,占据了国内近50%的份额,其小微体积电池可能适用于可穿戴设备对电池模块的苛刻要求,值得关注。

概念落地仍需时间

虽然目前可穿戴概念火热,Google眼镜和iWatch的报道屡现报端,也经常能发现身边的朋友手腕上戴着Nike+ FuelBand腕带,在微信或微博里分享他的健身资讯,但值得注意的是,可穿戴设备看起来很美,但市场可能尚未真正启动。

“谷歌眼镜是个什么东西,虽然炒了很久,但目前只是少数人的玩具;iWatch也说了很长时间,但推出之日遥遥无期;国内目前也有很多企业涉足可穿戴设备,但一般消费者真的感兴趣吗?还是说这些东西只是互联网爱好者的小众用品,现在都不好说。”上述杨先生表示,自己对可穿戴设备时代的真正到来还是抱有疑虑。

“自我诊断、自我监测和慢性病管理类的可穿戴设备从未来看是有很大潜力的,保健类的设备最好的定位是简单易学,太动脑子的产品可能就不好做。”康复之家医疗器械创始人柏煜对记者表示,可穿戴设备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的培养上,有些企业的市场营销可能也还慢半拍,有物无市的情况还是存在。

“从现在来看,运动类穿戴设备后续可供商业开发的空间还十分有限,想要真正赚到钱并不容易。而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功能如果和原有的设备并无太大差别,消费者又凭什么埋单?”杨先生表示,可穿戴概念尽管很火,但概念落地还是需要相当的时间。

但即便如此,由于市场的前瞻性,事物往往在萌芽阶段就能受到资金的青睐,投资者永远愿意为预期埋单。

“国外的可穿戴设备厂商股价已经有一定的表现,而传导到A股市场可能更明显。可穿戴涉及的电子信息和移动传输设备,只要和欧美已经推出的可穿戴新品相关,市场还是会关注。”中银国际投资顾问熊天恩对记者表示,从投资方面说,还是非常看好可穿戴设备的景气度。

[责任编辑:邹晨洁]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