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被“乐观”的全球经济

被“乐观”的全球经济

评论
分享到
中国证券报2013年05月29日03:22分类:新华社报刊

□阿肖卡·莫迪

2010年4月,IMF《世界经济展望》对全球经济做出了乐观评估,其中所描述的复苏足以在可预见的未来支撑4%-5%的GDP年增长率,比2000-2007年泡沫期还要高。但是,此后,IMF稳步下调了其经济预测。事实上,今年预期的GDP增长3.3%,也可能无法达到。

持续的乐观表明人们对全球经济问题存在重大误判。最引人瞩目的是,经济预测大大低估了欧元区危机的严重程度及其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去年夏天宣布欧洲央行将“竭尽所能”捍卫欧元,这给了金融市场一颗定心丸。但是,随着金融市场压力有所舒缓,欧洲领导人对纠正欧元区经济和政治活力的根本性问题的激励也放松了。如今,宽松的欧洲央行流动性是欧洲银行系统的“续命丹”。

欧元区的运转基于一个谎言———总有一天公共和私人债务将被偿还,尽管在许多欧元区国家,现状比五年前金融危机开始时更加危险。结果,银行、借款人和政府互相拖累,一起陷入了向下恶性循环。政客加倍实施财政紧缩,既破坏了GDP增长,又没有让政府债务/GDP比率下降,让情况更加恶化。目前在欧洲也看不到马上实施旨在修补私人资产负债表的果断政策迹象。

此外,欧洲的问题早已不仅仅是欧洲的问题。欧洲广阔的地区和全球贸易网意味着其内部问题正在阻碍世界贸易,这反过来又阻碍了全球经济增长。2012年,世界贸易扩张率为2.5%,而全球GDP增长率只有3.2%。

贸易增长慢于产出增长的时期十分罕见,这表明全球经济健康状况相当堪忧。尽管外伤早已不像2009年那样严重,但伤口仍然存在,并在产生新的并发症。

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远远快于发达国家,但即使是世界最有活力的市场———包括中国、巴西和印度也在经历不可忽视的剧烈减速。

新兴经济体被认为韧劲十足,这是近几年经济预测的乐观之源,但这一判断需要三思。与发达经济体一样,新兴经济体在2000-2007年间经历了繁荣。但是,与发达经济体不同,即使在危机最高峰,它们也维持了较高的GDP增长率和相对稳定性。这被视为经济实力的有力证据。事实上,这大部分要拜大规模财政刺激和信用扩张之功。

随着刺激计划效力的减弱,新弱点正在浮现,比如印度持续的通货膨胀和中国的信用错配。在这样的情况下,新兴经济体能恢复泡沫年代的增长水平已十分不易。

经济预测基于经济最终会自愈的假设,但经济的强大自愈能力运转缓慢。更大的问题是,误判可能破坏医治经济的疗方。因此,过于乐观的经济预测会威胁复苏前景,并可能造成影响深远的后果。

对全球经济来说,贸易增长疲软所揭示的病症,需要世界主要经济体开展财政刺激合作,否则新一轮全球衰退风险将继续上升。

(阿肖卡·莫迪是普林斯顿大学威尔逊公共和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经济政策访问教授。本文来自Project Syndicate)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