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民间资本进入 机场轨道交通等增长可期

民间资本进入 机场轨道交通等增长可期

评论
分享到
上海证券报2013年05月17日04:12分类:新华社报刊

由于机场对地方经济的整体拉动作用明显。可以预期,企业投资扩建民用机场项目审批权取消后,机场建设项目可能大幅增长

⊙记者 于祥明 ○编辑 衡道庆

“简政放权之下,民资进入基建市场将越来越顺畅。”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运输经济与技术研究室主任李连成说。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铁道集团副总工程师王梦恕也表示,审批权取消或下放,对于民资投资铁路、轨道交通项目无疑是一大利好。

民航局局长李家祥曾多次向记者表示,中国机场远远不够。由于机场对地方经济的整体拉动作用明显,地方政府对建设机场的热情很高。可以预期,企业投资扩建民用机场项目审批权取消后,机场建设项目可能大幅增长。

记者注意到,这次被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包括:企业投资扩建民用机场项目;企业投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信号系统和牵引传动控制系统制造项目。下放项目包括:企业投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按照国家批准的规划核准。此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形成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支线铁路、城际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所有权、经营权率先向社会资本开放,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既有干线铁路。

这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基建项目“铁公机”将全部向民资放开。

“无论是投资货运线,还是客运线,都能赚钱。铁路建成后每年的投资回报8%左右,预计10至12年就可以收回成本,之后就可以获得稳定回报。”王梦恕告诉记者,城际之间铁路的投资审批,已经下放到地方主导,在这方面地方政府的热情很高。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方面同样如此。

记者了解到,去年底广汇能源计划斥资百亿投资一条全长445公里的红淖三铁路,即为民资主导建设的资源开发性铁路。这一个案说明,如果去除铁路投资的“玻璃门”,民资进入铁路轨道交通的热情会越来越高。

民用机场项目建设方面也值得期待。“美国有民用机场近20000个,是中国的近两倍,仅此一项就大大影响了中国民用航空产业的发展。”中航工业通飞董事长孟祥凯此前向记者表示,多建机场,既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又能切实增强中国的竞争力。

对此,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多次向记者表示,“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尝到了建设机场的甜头,对于当地整个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因此,中国的机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应该多建”。

李家祥强调,建机场,发展航空经济,对于中央政府来说是国家战略,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则是经济社会发展机遇。他表示,早建机场,早开航线,就可以早日融入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所以,审批程序繁琐,周期过长,不仅影响了工程项目建设投产的进度,更可能导致一个城市、一个区域错过发展机遇。因此,有必要修订调整现有的机场建设审批程序,下放新建运输机场审批权限,简化并下沉通用航空机场建设审批程序。

从李家祥的表述不难判断,对于民用机场的建设,地方政府有热情,民营资本顺势跟进在情理之中。综合以上各个产业来看,简政放权之举,将激发各方热情,机场、轨道交通等基建领域的增长可以期待。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