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股 > 解决新股“堰塞湖”需发行市场化改革

解决新股“堰塞湖”需发行市场化改革

评论
分享到
新华08网2013年01月07日18:01分类:新股

核心提示:目前来看,分流疏导已成为监管层解决新股“堰塞湖”问题的主要思路之一。我们认为,解决新股发行的“堰塞湖”,固然需要降低H股上市标准、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进行分流,但更需要的是进行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改革。

新华08网北京1月7日电(记者杜少军 邵建革)据《上海证券报》披露,对于IPO在审企业排队的情况,监管部门在2012年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了下一阶段发行体制改革五方面工作重点,多措并举缓解排队压力。其中包括进一步改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发行条件,加快新三板市场建设,丰富市场层次和融资品种,为企业提供多方位融资平台。

但从2012年12月27日到2013年1月4日短短十天时间,又有32家企业加入新股发行初审队伍。至此,在沪深交易所排队上市企业已达882家,估计融资额约为5000亿元人民币,而2012年A股市场融资总额仅为1030亿元人民币。如此之大的“堰塞湖”一旦决堤,随时都会对证券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虽然由于补充年报资料等原因,短期内新股发行节奏难以恢复,新股暂难大量上市,但新老待审股叠加,新股发行的“堰塞湖”短期内仍难以有效疏导。

包括交易所在内的监管部门均在尝试各种办法解决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问题,但似乎收效甚微,并几度因市况不佳、打压二级市场等原因暂停审批和上市。而此次新股IOP再度形成“堰塞湖”,仍是老问题再度发酵。

目前来看,分流疏导已成为监管层解决新股“堰塞湖”问题的主要思路之一。我们认为,解决新股发行的“堰塞湖”,固然需要降低H股上市标准、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进行分流,但更需要的是进行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改革。发行公司债、私募债、可转换债,倒是不需要排队,但要还本付息,对企业融资的吸引力大减;到新三板挂牌,短期内转板政策出台的可能性较小,而流动性问题将导致融资概率低,同样没有多大吸引力;H股以及海外市场,虽是市场化的发行机制,但“鱼目混珠”难度极大,也不容易,且更关键的是估值较A股市场明显偏低,不能满足融资的胃口。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因素,使得A股市场成为882家企业排队上市的最佳选择。

新股发行与上市,说到底是市场行为,应减少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市场来决定能不能发行,多高股价发行,决定谁该退市谁该转板等。而监管层应该做的,是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包括市场准入标准以及相关的监管、处罚措施在内的规章制度。因此,新股发行改革的关键,就在于市场化的发行和市场化的审批。

在这方面,香港特区就是一个较好的例子:特区证监会负责监管,交易所负责发行,由投资者“投票”。市场高效、顺畅的运转和良好的监管记录,使得香港IPO集资额连续多年居世界前列。在香港证券市场,少有企业长期排队等候上市现象,倒是经常有企业撤回IPO申请的消息公布,而原因也多为“市况较差,撤回申请,另行择机”等,投资者不买账,股票卖不出去,也只有择机再行打算了。

[责任编辑:彭桦]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