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国际股市 > 亚太 > 海外上市创近9年次低点 2013年期待柳暗花明

海外上市创近9年次低点 2013年期待柳暗花明

评论
分享到
新华08网2013年01月03日08:43分类:亚太

核心提示:艰难复杂的环境中,不少中国企业心灰意冷,断然与海外市场“分手”退市,同时,仍有大批中国企业渴望与海外市场“牵手”,出海上市融资。展望2013年,中国企业能否守住海外上市的阵地,中概股的危机能否柳暗花明?

新华08网上海1月2日电(记者刘雪 高少华)2012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交出的答卷令人失望。这一考分仅略高于金融危机重创之下的2008年,创出近九年来的第二低点。

艰难复杂的环境中,不少中国企业心灰意冷,断然与海外市场“分手”退市,同时,仍有大批中国企业渴望与海外市场“牵手”,出海上市融资。展望2013年,中国企业能否守住海外上市的阵地,中概股的危机能否柳暗花明?

融资规模大大缩水

投中集团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共有71家中国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IPO,累计融资645.9亿元,上市数量及融资金额同比分别减少32.4%、49.2%。

分市场来看,香港仍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第一大阵地。2012年共有58家中国企业登陆香港资本市场,融资约631.6亿元,分别占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数量及融资额的81.7%和97.8%。但与2011年相比,中国企业赴港上市融资规模仍缩水了44%。

在美国市场,2012年仅有唯品会、多玩YY两家中国企业在美IPO,融资金额同比下降了92.1%。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企业2012年赴欧上市较为活跃。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12年有6家中国企业登陆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但是融资规模较低,6笔IPO仅合计融资1.05亿美元,融资水平仅为2011年的一半。

分手还是牵手

在过去的2012年,美国市场让中国企业又爱又恨。爱之,因为美国资本市场制度完善、规范,高科技企业往往能享受高估值;恨之,皆因一场诚信危机让不少美国投资者对中概股戴上了有色眼镜,中概股沦为做空机构集中猎杀的对象。

曾经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第二大阵地的美国资本市场,在2010年一年内吸纳了40家中国企业上市。可在2012年仅有两家中国企业在美上市,融资规模同比下降逾90%。

与此同时,在2012年,不少中国企业心灰意冷,主动选择与美国资本市场分手,掀起中国概念股私有化退市浪潮。

分众传媒就是典型的例子。这家与美国纳斯达克市场“联姻”了七年的中国企业终于没有熬过“七年之痒”。因为受到做空机构浑水的攻击,分众传媒这只明星股股价盘中一度缩水超过60%。

在2012年8月中旬分众传媒果断宣布了私有化退市的计划。2012年12月20日,分众传媒再度发布公告称已与由凯雷集团带领的投资财团达成私有化收购要约。

“从美国市场退市,寻找机会重回到中国本土市场,对于部分企业来说是比较好的选择。”一位参与分众传媒私有化交易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文化背景差异大,很多中国企业的商业价值不被海外投资人认可。在近两年来,中国概念股在美国遭遇了一场诚信危机,不少好的企业也受到了牵连,估值被明显低估。

据投中集团不完全统计,2012年有十多家中国企业宣布私有化退市计划,主动与美国资本市场分手。

期待柳暗花明

虽然对海外市场又爱又恨,但我国多数互联网企业很难符合国内上市的盈利硬性指标。相比之下,盈利门槛要求较低的美国资本市场无疑是最理想的上市阵地之一。

记者了解到,经历了两年多上市低谷期,有大批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盼望着赴美上市窗口期重启。在网络视频领域、电子商务领域,一些此前暂停或延迟IPO计划的互联网公司都开始加速IPO进程。

PPTV网络电视副总裁张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PPTV目前已完全符合上市条件,未来将可能在2013年启动海外IPO,但至于具体何时上市还要看2013年的市场环境。

启明创投合伙人甘剑平也曾公开表示,启明投资的电商企业凡客诚品已经做好了出海上市的准备,正在等待合适的时机。

虽然很多企业有着强烈的出海愿望,但如何守住海外上市的阵地,如何重拾海外投资者的信心,这都是中国企业出海上市需要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投中集团高级分析师冯坡认为,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概念股的态度已趋于理性,很难再出现基于单一概念的追捧。而未来中国企业能否成功出海上市,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业绩表现。同时,基于自身业绩的合理定价策略,将是核心的问题。(完)

[责任编辑:山晓倩]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