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借银行理财资金加杠杆结构化私募熊市伤富人

借银行理财资金加杠杆结构化私募熊市伤富人

中国证券报2012年11月24日04:01分类:新华社报刊

□本报记者 钟证

结构化的私募产品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很陌生,这种实为“融资炒股”的杠杆化产品,由于销售的圈子仅限于少数富人,且信息披露不规范,在大熊市中其惨状难为外人道。

一脚踩“地雷”

对于投资者陆荣(化名)来说这是一场教训,代价是500万元的灰飞烟灭。

事情缘起去年12月。陆荣做过商品期货,钟情杠杆交易。经朋友大力推荐,他尝试了一种“新玩法”,投入1000万元,梦想着更多的财富来敲门。

这一“新玩法”建立在一种“结构化”私募产品基础之上,对应“优先级”和“劣后级”。“优先级”投资人获取固定收益,年化收益率为5%至8%,风险较低且可以优先赎回,一般由银行理财资金扮演这一角色;“劣后级”投资人则享受杠杆放大后的超额收益,市场好时每年收益率可达500%至800%,但市场不好时跌得更甚,一般由私募管理者及数个超级大户出资。在同一款产品中,“优先级”与“劣后级”资金比例一般为3:1或4:1,有的甚至为5:1。

陆荣说,对方拿出2007年同类产品的业绩,其中“劣后级”资金年回报率超过700%。

700%的收益率!他怦然心动。陆荣打起如意算盘,“700%的十分之一总应该有吧,亏50%是我的心理底线。真没想到踩上'地雷’。”

陆荣刚开始每天还能通过私募公司主动发送的短信看到净值变化,后来是一周一次,再后来得自己打电话向私募公司询问,他的心理有一种不详之感。“最近一看,已经亏了30%。”刚从国外回来的陆荣说,其实不仅仅是他一个大客户购买这一产品,另外还有四人,共计5000万元,作为“劣后级”投资人,与来自银行理财产品的1.5亿元“优先级”共同组成一款产品。目前它的净值缩水至警戒线0.85元,托管方通知“劣后级”补充资金,否则强制止损。

“我们几个都不想再投了。”陆荣说,他当初看重该私募基金的知名度和其公开的业绩排名,充分信任却酿成苦果。“最牛私募管理的产品可能业绩翻倍,也可能突然面临死亡。今年A股行情'跌跌’不休,原以为能抄底,没想到成了'接飞刀’。”他感叹道。

鱼龙混杂

陆荣购买的此款结构化产品,在公开的私募基金排名中找不到一点信息。他后来才知道这是合伙型的私募产品,无对外披露净值的义务。他开始意识到私募产品并非想像得那么简单。

不仅陆荣,温州一位券商总经理赵科(化名)也表示了同样的看法。他有一位朋友做过几年股票,对市场有些感觉,准备自己做私募,瞄准的正是结构化产品,而且已筹集1.25亿元,缺口7500万元,打算请赵科协助向大客户推销“劣后级”份额。但对方根本拿不出招募说明书,只给赵科发来一份PPT文件。赵科直言,所谓投资理念、策略等均照搬公募基金产品。

上海一位私募经理陈浩(化名)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去年其公司发行一款结构化产品净值年收益率3.6%。在他看来,其公司的结构化产品业绩非常不错。

尽管如此,最后算的总账还是亏损,今年1月主动清盘。“我们公司加上大户资金共投入3500万元,银行理财资金6500万元,银行固定年收益率8.1%,加上营销费用,理财产品的实际总成本为10%,最后总账亏损300多万元。”陈浩说,做结构化产品压力非常大,无论市场好坏,都要操作,因为理财产品的10%是刚性成本。

“遇到熊市,私募结构化产品很难发售,尤其'劣后级’投资者很难找,除了公司自己拿钱外,到处游说超级大客户、企业等一起'搭伙’。” 陈浩说。

促使陆荣下定决心购买结构化产品的动力主要来自对方拿出的那份2007年700%年回报率的成绩单。华泰联合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研究总监王群航是中国研究基金时间最长的人之一,他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私募信息披露普遍存在选择性现象,即说好不说坏,有隐瞒风险的嫌疑。”

王群航称,他曾经到上海某著名私募公司调研,该私募总经理介绍的产品业绩排名比较靠前。但当王群航建议对方提供自公司成立以来所有产品的业绩明细时却遭到拒绝。

“由于私募信披不规范,个别私募基金采用非正常手段人造'净值’,将自己持有的份额取消,导致产品净值突然上涨。” 王群航说,私募冠军业绩一年“天堂”一年“地狱”的现象,就不足为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私募基金拥有多只产品,而将一只产品的业绩捧高只为做好营销。

揽客之道

看到今年不少私募期货产品业绩不错,陈浩的公司也准备发行私募期货结构化产品,公司自投1000万元,客户投入500万元,这1500万元作为“劣后级”,银行理财产品2500万元作为“优先级”。

陈浩说服老客户的三部曲是,首先说该客户之前购买的500万元产品净值已经翻倍;其次建议客户将获利的500万元作为新产品的资金;再次帮客户算账,该产品最多亏56%,而最高可能收益280%。如此这番,客户基本被“拿下”。

“无论什么结构化产品,都需要自己去找客户参与'劣后’份额。”陈浩说,一般情况下,私募发行结构化产品,必须找银行或券商,首先将低风险的固定收益份额卖给银行或券商客户,然后将高风险的部分卖给自己的客户。

业内人士透露,牛市时私募会通过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部门引荐客户,私人银行部门人均资产超过2000万元,这是一个“富矿”。但在熊市,私人银行部门管理者非常谨慎,万一做砸了一两单,不仅容易起纠纷,还会把其他客户吓跑。

上海某私募人士称,其公司旗下有5只产品,基金经理都是该公司董事长,但事实上均是挂名,投资经理另有其人。因为董事长名气大,打他的旗号,对销售产品有帮助。

“有的私募在发行结构化产品时,对外称是两只产品,一个是固定收益,另一个是浮动收益。而实际上,两个产品都在投资股票市场,只是披露净值时,把固定收益部分'嫁接’到浮动收益的产品上。”上述知情人士说,“搞得好,火一把;搞不好'一铺清袋’,甚至'父债子还’。”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