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华社报刊 > 殷剑峰:银行“不良”问题明年显现

殷剑峰:银行“不良”问题明年显现

中国证券报2012年11月03日04:01分类:新华社报刊

□本报记者 陈莹莹    

 实习记者 徐文擎

上市银行三季报于本周出齐,此前让市场普遍担忧的“不良”问题却出人意料的好于预期。其中,部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实现“单降”甚至“双降”。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剑峰表示,当前的数据难以说明不良风险已释放。他预计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将出现温和上升,明年或是“不良”问题集中出现的时间点。“不良”问题或成为制约商业银行长期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

按照一般经济规律,银行信贷的不良问题不可能一次性全部释放出来,从2009年二季度开始至今,商业银行的信贷存量增长30万亿元。其中的不良率不会在短期内显现。“比如目前,如果信贷的还本付息出现问题,就会采取展期,所以有些不良问题其实被掩盖起来。”

殷剑峰认为,虽然明年银行信贷的不良问题将集中释放,但是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应该不会大幅上升。“因为当前的经济环境与2008年不同,除非出现极端情况,比如国内房地产市场出现剧烈调整。”

对于影响银行“不良”趋势演变的关键性因素,殷剑峰认为是流动性状况。如果流动性不足、出现的问题贷款不能展期,则“不良”问题会很快暴露。

   金融危机之前信贷规模、“不良”规模都比现在低,但那时面临的问题是国内、国外流动性同时收缩,所以问题和风险很快暴露出来。但那时中长期的投资项目经过处理后很多都变成了良性资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后来流动性的改善。

而目前的情况则有所不同。首先,外部的流动性比较充裕,尽管美国现在各项经济数据不错,但明年会遇到“财政悬崖”;从国内来看,尽管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有一定程度恶化,但居民部门的资产状况还很健康。总体而言,我们的流动性充裕,且央行还有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因此,商业银行不良风险的暴露会出现延迟。

在今年中报、三季报中,多家上市银行提出江浙地区中小企业贷款是银行“不良”上升的重点区域。殷剑峰认为,目前江浙等地贷款不良风险的暴露,有当地非金融企业本身的问题,但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是,很多企业其实是被迫接受银行贷款、没有规划地扩大生产规模,最后造成不良问题。

殷剑峰指出,降低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风险,关键因素是减少行政干预。政府对货币政策尤其是对信贷政策的过多干预并不可取。过去几年投放30万亿元信贷,其背后主因就是行政干预。商业银行已经成为一个追求利润的市场主体,如果没有行政干预,那么哪里有利润银行就会去哪里。未来中小企业贷款必然是商业银行主要的利润增长点,前提是必须减少行政干预,银行才能建立和完善相关的风险防范机制。

精彩对话

中国证券报:你预计银行的不良问题将在明年集中显现,哪些行业和领域会是“重灾区”?

殷剑峰:就目前来看,东部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显现出积极趋势,可以预计制造业的情况会逐渐好转,制造业的不良问题也会随之改善。但是,我们前期在中西部地区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保障房建设,这类项目的现金流不会太好,产生效益不快。因此,未来基础设施项目、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或成为风险较为集中的区域。

中国证券报:三季报显示,已有部分银行由于不良问题计提拨备,导致净利润增速锐减。若“不良”问题长期上升,对于商业银行的业绩、盈利将造成怎样的影响?

殷剑峰:以往上市银行超过30%的净利润增长率是超常规的,其主要得益于信贷规模急剧扩大。因此,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在未来一定会放缓,不良问题会对其业绩造成较大冲击。

此前大家在议论银行暴利问题,其主因是贷款规模急剧扩张。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导致房地产开发贷款、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产生风险,这两类贷款基本都是依靠土地进行抵押、质押。而鉴于土地质押贷款的模式不可持续,未来银行的利润增长必受影响。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